
在过去的一些年中,研究者一直提醒中国必须正视越来越大的不良债务问题,因为它有可能导致全方位的金融坍塌。加之中国的杠杆化水平不断上升,有估计表示已达GDP的350%,这使得风险呈指数型的放大。
最近几个月,中国的坏账问题不断受到研究者关注。分析师Kyle Bass表示中国最大的问题是银行系统的规模。欧洲危机爆发时,欧洲国家像多米诺骨牌样倒下的原因正是相对于GDP或者政府收入而言,银行规模过于庞大。中国在过去8年银行规模增长了400%,不良贷款也随之膨胀到惊人的地步。
由于最近要求人民币贬值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一些人建议人民币一次性达到贬值预期,Bass的观点在中国颇为流行。
在周五(1月29日),日本宣布实行负利率政策,这使得未来人民币贬值尤为可期。
但是无论人民币贬值与否,中国几乎不可能停止不良贷款的增长。保守估计,中国目前不良贷款数额至少已经超过了中国GDP的10%。
中国的银行家们表示,中国确实存在可怕的不良贷款,但仍将继续经营放贷业务。
相关预测表明,中国的不良贷款率已经接近10%,而中国的银行家们正不停的抱怨下滑的业绩,不断攀升的坏账以及他们被克扣的年终奖。
但是当今的中国陷入了这样一种困境,一方面它希望能稳定经济又希望能去杠杆化,另一方面希望能发放更多的贷款但又不继续产生坏账。
举例来说的话,如果不继续发放贷款的话,民众收入将受到影响;但是如果继续发放贷款的的话,若产生债务违约,企业倒闭,民众也将失业,中国的发展困境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