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央行今日意外宣布将利率下调至-0.1%,同时维持货币基础年增幅80万亿日元的计划,让世界大吃一惊。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实行负利率的国家。日本政府势必坚定地通过量化宽松的方式提振日本经济。消息一出,美元兑日元大涨约300点,涨幅逾2.2%,最高触及121.43。日本负利率指引日元重新走入贬值通道,那么势必会引起一场货币战争。此外央行1月向市场投放近万亿的流动资金,加剧节后降准预期。内外因素,使得人民币承受双重贬值压力。
2015年全球经济疲软,2015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59万亿元人民币,比2014年下降7%,其中,出口下降1.8%至14.14万亿元,下降1.8%。2015年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48万亿元人民币,下降0.5%。其中由于人民币持续贬值利好出口,出口1.43万亿元,增长2.3%。
日本12月商品出口63376亿日元(约合3453亿人民币),相比11月同比增长6.0%。日本属于出口型经济,商品贸易逆差出现,国民收入便会流出国外,使国家经济变现转弱。因此,当日本商品贸易赤字扩大时,日元会下跌,反之则会升值。

自去年12月日元开始逆转走强以来,日本通胀放缓,零售跌落,失业率提升,工业产出下滑且出口降幅达3年最高。日本央行为提振国民经济推出负利率政策,日元承贬值压力,因此会大力促进出口。
日本负利率或加剧货币竞争性贬值
2015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4.59万亿,占总额GDP的36.33%。虽然中国今年一直在想经济结构转型发展,但贸易拉动GDP的事实还是没有改变。因此,日元贬值又将带动一次货币战争,迫使中国人民币汇率承压。如图所示,2015年两国出口量在对GDP贡献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日元进一步贬值,在美国加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人民币汇率持续承压,而日本负利率或加剧货币竞争性贬值。海通证券认为,未来要么一次性大幅贬值,释放利率政策空间;如要坚持稳定汇率,则必须加强资本管制,同时利率政策将受约束。

申万宏源认为,对中国影响的影响在于,日本进一步宽松,或引发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加大人民币贬值压力。中国政策困局急待解决。我们判断是长痛不如短痛,该降就降,该贬就贬,稳定预期最为关键。
释放流动性+降准预期=人民币贬值压力
1月29日,中国央行再发1000亿逆回购,为了应对春节前后的流动性季节性波动。央行持续、多次投放流动性给市场资金面带来了稳定。多位市场人士表示,银行间市场的主要回购利率一直维持在较为平稳的状态,供需较为充裕,并未出现夸张的流动性缺口。但随着公开市场操作回购以及MLF的陆续到期,央行要么继续投放人民币润滑市场流动性,那么及时降准,否则将会引起资金链断裂、吃紧,引发市场动荡。
国信证券固收董德志团队认为,随着春节后大量公开市场28天品种以及MLF到期后,由外汇占款所导致的长期资金缺口必须由降准来对冲。因此1月以来一系列的公开市场操作更加提升了3月降准的预期。
无论是降准还是继续投放资金,宽松的货币政策都将给人民币以贬值的压力。而如果一旦再次降准,短期内不把释放的流动性收回去,会使得整个市场流动性非常宽松,这将在某种程度上加大各国对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及贬值压力,会再次释放人民币长期宽松信号,可能再次加剧人民币汇率市场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