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一开始,俄罗斯与OPEC就展开了“口水战”迎来了“减产风波”,周一,OPEC秘书长表示,OPEC与非OPEC产油国将就减产支撑油价“展开合作”;周二,伊拉克石油部长表示,沙特阿拉伯与俄罗斯可能会在减产问题上“更为灵活”;周三,俄媒援引某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表示,沙特与俄罗斯官员“已会谈并讨论了减产问题”;此外,俄罗斯国际电讯社援引消息表示,OPEC有计划在2月组织会议,并有打算邀请俄罗斯出席;周四,俄罗斯能源部长表示,俄罗斯准备参加欧佩克2月召开的“紧急会议”,并指出沙特阿拉伯提议各国减产5%;然而同样是周四,OPEC代表“否认”俄罗斯方面的言论,表示并无计划与俄罗斯展开谈判,并声明沙特并未提议减产5%。石油市场消息飘忽不定,国际油价将去往何方?
现状:
在国际油价平均水平录得历史高位逆经济增长而飙升四年后的2014年年中,石油价格迎来了暴跌,并在接下来18个月里价格重挫75%。这使得石油生产商陷入了“混乱”,并席卷全球金融市场。
此前由于持续高油价使得深水石油钻井生产商以及液压破碎法生产商收获颇丰,从而也使得国际原油市场的供应急剧猛增。
此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进口下降使得全球供应过剩的石油无法削减,中东石油生产商通过压缩人力成本来捍卫其市场份额,伊朗在与也门冲突局势放缓后准备增加石油出口,一年后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紧张局势升温,然而这种情况所导致供应中断的担忧并未能挽救国际油价的崩溃,从而油价跌至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历史背景:
在20世纪中期,一群被称为Seven Sisters包括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前身、雪佛龙(Chevron)和英国石油公司(BP)的跨国石油巨头主宰市场。它们从钻井井口到油气储罐“全权控制”,并根据“保密条款”进行相互交易;因而当时没有开放的市场。
在1960年形成石油输出国组织后油田的控制权更多的被掌控在国家手中,阿拉伯卡特尔垄断联盟成员为达到其政治和经济目的运用其“权力”于1973年实施石油禁运,震惊全球经济。
1979年由于伊朗革命国际油价再次上升。198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内斗,新的石油供应商以及原油期货交易所的诞生催生了以市场为基准的油价定价方式。
当前,国际石油价格基准是来自北海的布伦特原油,而,作为美国基准西德克萨斯原油多年来较布伦特原油折价交易,然而在2016年接近于平价。此外,在2015年12月,美国也废除了其实施40年的石油出口禁运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