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NBC报道,中国股市低迷给亚洲股市投下阴影,但投资者持仓情况怎么样呢?
据高盛,相对于基准,资金管理人仍然增持印度股票,然而关于资金外流和市场定位的担忧削弱了对中国股票的需求。
自去年夏天以来亚洲股票市场遭遇了严重的资金外流,从那时候开始关于中国经济健康度的担忧开始上升。
据高盛,今年迄今为止,亚洲股市遭遇了共计77亿美元价值的海外抛售,伴随着各个市场的资金外流。自去年六月初开始,海外投资者抛售了价值400亿美元新兴市场亚洲股票。
印度仍然是亚洲最大的增持市场,尽管最近基金分配已经减少。然而,市场中大部分人认为印度股票将朝一个方向运行下去这个事实本身是令人担心的。
高盛表示,“印度作为区域/新兴市场基金强劲增持的市场,如果资本外流压力持续,投资者担心潜在的持有风险,尤其是在股票估值被提升、负面情绪围绕新兴市场资产的情况下。”
据高盛,公共部门银行股和投资周期股是被持有水平最高的印度行业。
而中国呢,上证综指今年迄今已经下跌20%。
投资于中国海外股票的投资者总数非常少,即使算上港股投资,而后者被许多基金用作炒中国股票的一个方法。
中国金融股尤其不受欢迎。
高盛称,“在我们取样的最大的200支新兴市场基金中,大约四分之三的基金要么减持中国的银行,要么干脆不持有,说明在这个行业的持有是非常轻的。”
大肆宣扬的在美上市的中国股票并没有吸引投资者蜂拥而至,尽管这一局面应当改变。
高盛认为基金将被迫提高分配,不然这个市场将成为最大的减持,尤其是当五月份中国股票在摩根士丹利新兴市场指数中的比重进一步调高时。
然而不大愿意持有中国股票也是有好处的。资金管理人对中国市场的悲观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市场动荡的打击,因为对中国的减持已经成为最严重的冲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