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盛集团(GoldmanSachs)周日(1月25日)发布的报告显示,金属价格长时间以来持续走低,但中国原材料行业近期需求有所改善,这将为金属价格走高提供一定支撑。
高盛称,中国金属消费指数(GSChinaMetalsConsumptionIndex,简称MCI)上扬表明中国金属等原材料2015年年末需求继续持稳。虽然这些行业需求仍较为疲弱,且远低于预期,但其需求已经开始向好。同时,市场过去三个月以来看空金属的人士持续增加,而这些看空人士也考虑了中国短期内对金属等原材料的需求仍将较为疲弱,其价格料将继续走低。
这说明只要石油供给增速不超过库存上限,且中国人民币不会持续贬值,MCI指数企稳,金属需求在中国春节后将会有所增加,同时,中国政府的补库购买也能够给金属价格提供短期支撑。
金属等原材料产品价格去年一路下行,原材料行业遭受重创,其中铝价2015年下跌11%,铜价大跌24%,镍价大跌42%,此外,铂金下跌26%。
金属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供给过剩,二是市场需求大幅下降,其中,中国需求下降表现特别明显。
高盛仅认为金属等原材料价格短期有可能反弹走高,但其对这些商品价格的长期前景仍保持“结构性看跌”。
高盛表示,中国中长期借贷增长可能继续放缓,但其增速目前仍是中国经济增速的两倍左右,且随着美元走强,这些肯定会对大宗商品密集型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如制造业和房地产等产生负面影响。
中国经济增长正在放缓,这点毋庸置疑。中国2015年GDP增速放缓至25年记录低位的6.9%,主要因中国经济正在面临转型和改革。
穆迪(Moody's)也对金属和矿产行业长期前景持看空态度。穆迪上周五宣布对55家矿产和金属行业公司降低信用评级。
穆迪高级副总裁Carol Cowan表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不仅基础金属生产和消费减少过半,铁矿石和冶金煤等贵金属需求也锐减,导致大宗商品价格降至多年低点。中国对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扩大,加上行业急需调整供应以平衡供需,说明这个行业面临的不是周期性衰退,而是根本性的转型。这将为矿业公司造成空前的压力。
正在接受审核,可能被降低信用评级的大型矿业公司包括淡水河谷(Vale)、巴里克黄金(Barrick Gold)、美国铝业公司(Alcoa)和力拓集团(Rio Tin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