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国家统计局称,上季度金融服务业同比增长12.9%,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引擎之一。与此同时,工业产值仅扩张5.8%,给整体GDP增长率拖了后腿。
四季度中国服务业产值增长8.2%,较前一季度速度有所加快。不过制造业和建筑业萧条,房地产行业下滑也还是抑制了经济增长。金融服务业的异军突起可能也难以维继,经济逆流不断累计,多名分析师预计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将下滑到6.5%。
香港经济学家Xia Le说:“像中国这样的大国,金融业永远不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虽然,金融业对GDP增长贡献颇大,但大家有必要回过头来审视统计方法的合理性以及金融系统的运行状况。”

2015年,沪、深两地股市日均成交额达1万亿元,2014年为3000亿元。而根据彭博社汇总的数据,今年以来的日均成交额滑落到了5600亿元。
野村证券香港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赵扬(Zhao Yang)称,2016年金融业对经济的贡献可能消退。他说:“股市成交量同比负增长,今年可能的贡献度会下滑。”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金融业增幅尽管仍旧是9大行业中最高的,但增速已经较上一季度放慢——2014年末开始的股市疯牛行情,交易量基数较高也不无关系。不过,这还是能让建筑、酒店、餐饮以及其他诸如娱乐、家政和科研等服务行业的增幅相形见绌。
凯投宏观中国经济学家Julian Evans-Pritchard在周三的研报中称:“股市的高波动性掩盖了去年上半年实体经济广义GDP深度下滑的情况,目前也掩盖着实体经济活动复苏的显示。实体经济已经开始对刺激政策做出积极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