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如最近五个季度表现一样,中国经济增长在2015年第四季度的表现也基本达到预期。
第四季度GDP增速为6.8%,全年增速为6.9%,基本的达到了政府预定的7%目标。
尽管对很多人来说数据的准确性是值得怀疑的,但内部报告暗示中国增长的新引擎——服务和消费继续表现强劲,成功抵消了重工业、投资和贸易方面的增长放缓,而这些曾是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源泉。
国家统计局表示,在2015年第三产业已占据GDP的50.5%,比上年提高了2.4%,同时也比第二产业比重高出10%。第三产业已经是中国经济的中流砥柱。
从消费处的数据也能够证明中国经济体也正在实现再平衡。
政府表示,过去一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30.093万亿人民币,名义上相比较去年增长了10.7%。考虑物价因素的话,年度增长率也达到了10.6%。
城市地区销售额增长了10.5%,而农村地区增长更为强劲,达到了11.7%。
网上购物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国家统计局表示在线销售增长至3.877万亿元,相比较2014年上涨了33.3%。非物质商品的销售——尤其是服务——增长更快,达到了42.4%。
消费者支出不断上涨也要归因于可支配收入的不断上涨。
国家统计局表示,2015年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1966元,名义增长了8.9%,剔除物价因素则上涨了7.4%。
在过去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涨了6.6%,达到了31195元。农村可支配收入上涨幅度更大,达到了7.5%,人均可支配11422元。
由于中国中产阶级不断壮大,国民可支配收入中位数达到了19281元,名义上比上年增长9.7%。
虽然相比较发达经济体,中国的国民收入还相对较低。但正如政策制定者预计的一样,如果可支配收入增长保持在当前速度,消费数额未来将更上一层楼。
但是,在金融市场中这样的机遇同样会被视作风险。中国的产业和投资部门已经衰退,预料不到的金融风险,服务部门的破坏活动都有可能导致中国经济在未来几年硬着陆。
尽管市场仍将面临一系列难题,但是从获得的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再平衡,至少现在来说,看起来是非常稳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