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8月央行宣布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以来,人民币兑美元贬值明显,截止发稿期,人民币兑美元已经贬值至6.5754,跌落6个百分点。人民币结束了连续多年的升值趋势,尤其是步入2016年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上涨近1%。
国信证券分析师朱元建议,人民币贬值预期犹存,应重点关注人民币贬值收益标的以对冲汇率损失。
随着中国向经济改革前进,经济发展模式日渐由投资、第二产业拉动GDP的负债型经济向由消费拉动GDP方面发展。其次,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去年12月中旬宣布加息,此外专家预计美联储还会在今年进行四次加息。美元预计会持续走强。
此前,央行宣布人民币脱钩美元,改为追踪一揽子的货币。此举势必让人民币汇率更多地由国际货币市场决定。央行放松对人民币汇率的操控,更多地放手市场操控。
央行持续减少对人民币的操控。自“8.11”人民币贬值趋势开始以来,直到2016年初的1月5日和7日两天,央行分别做1300亿元和1700元的逆回购,央行才开始是正式的对人民币汇率进行干预。但是这点量对冲今日人民币汇率大战是远远不够额。若不加量续做,人民币还是会随大势而流。
因此,人民币汇率渐渐失去央行保护伞,向着市场化程度不断向前推进。人民币汇率将更多的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随着美元步入加息周期,2016年资本外流及人民币贬值压力犹存。
以下是汇金网整理国信证券最新行业周报资料。
重点关注人民币贬值收益标的——纺织品、服装行业
人民币升值近十年,我国出口行业受挫明显。2015年纺织品及服装整体出口形势疲软。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汇率波动、国内制造成本高成为出口下滑主要原因。其中,1)除美国外,其他主要出口市场进口需求恢复缓慢;2)人民币兑主要货币汇率处于连续升值阶段,抑制出口需求;3)人工成本等持续攀升,影响纺织服装出口竞争力。
而随着人民币升值趋势的终结,贬值有利于出口业绩增长。
以下为国信证券研报原文:

下图为美元与欧元兑人民币汇率变化与中国纺织品、服装行业出口增速的趋势对比图。可以大致看出它们是成正相关变动的。

棉纺企业原材料进口比例低,成本影响有限
人民币贬值对采购进口原材料及进口设备将产生不利影响,但对于棉纺类企业,由于进口配额限制,原材料进口比例较低,人民币贬值风险对其成本影响有限。
至值得注意的是,投资者要避免那些外币负债较高的企业。对于部分外币负债较高的上市公司,尤其是以美元借款为主的企业,人民币贬值产生的外汇风险一定会对公司的负债起推高作用。
下面是主要上市的棉纺、服装公司的外币负债情况,以供投资者参考:

投资建议
国信证券对纺织服装行业的投资标的提出明确建议。人民币贬值利好出口导向型防止服装企业,建议从三个角度关注相关公司。以下是国信证券研报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