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不怕火来炼 中国经济该如何应对商品价格崩塌

珊瑚 2016-01-13 14:17 来源:【转载】
本文共448字  |  预计阅读: 2分钟
汇通财经讯——哈佛经济学家罗格夫(Rogoff)认为,市场广泛低估了中国经济增长更为缓慢的可能性。当今像原油这类大宗商品的价格行情对中国有怎样的影响,这将是检验中国经济实际状况的试金石。
汇通财经APP讯——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原油价格的暴跌以及在2016新年开始的股市低迷无助于改变人们一贯看空中国的态度。在周二(1月12日),哈佛经济学家罗格夫(Rogoff)表示,无论什么时候,只要原油价波动的这么厉害,全球经济离遇到麻烦的日子就不远了。

罗格夫在CNBC节目中表示,市场广泛低估了中国经济增长更为缓慢的可能性。在中国,每个人都在说经济将软着陆,事实确实很可能也会这样,但是实际上并不容易做到。

罗格夫表示,中国提出了下一个大问题,那就是政府不透明以及巨额的债务。没有人知道将发生什么,也很难预计这种情况何时能得到转变。

罗格夫认为,像原油价格已经下跌到12年来的最低,这样的大宗商品交易行情对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来说是检验它自身经济状况的试金石。从某种程度上讲,低迷的大宗商品价格同任何的官方数据一样,也是对未来走势判断的一种参考。

但是这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表示,也不用对中国经济太过悲观,因为中国政策工具箱里面还有多种选择。中国比绝大多数的国家都愿意将巨额的损失社会化。

另外一个受到全球原油过剩影响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在上周,沙特财政部发布的2016最新财政预算中表示国家将采取了紧缩性政策,并且列举了国有石油巨头沙特国家石油公司的一些资产。

罗格夫表示,沙特在长期来说通常都是非常有耐心的“选手”,但是在目前来看,他们还是急于求生存。这是促使他们加足马力增产石油的因素之一。

原油过度供给和价格将低于30美元/桶的预期让石油生产国陷入困境,美国也不例外。然而罗格夫表示,情况也是复杂的,美国原油厂商面临的糟糕低油价对能源消费者来说却是一种福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财经无关。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下载汇通财经APP,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下载易汇通电脑版行情软件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