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行指出,据该行大宗商品团队预计,美国WTI原油价格3个月后会升至38美元/桶,6个月后会升至45美元/桶,12个月后会升至50美元/桶;然而近期油价存下跌风险,同时原油市场储存能力可能达到上限,这甚至可能导致原油现货价格跌至20美元/桶。
该行进一步称,由于油价旷日持久的下跌,自从2014年年中开始,美国股票和该国高收益债券的关联度有所上升,同时由于美元和油价关联,因而美元也出现了走强;这种现象起初可以归因于投资者对于原油需求下降和全球经济放缓的担忧,然而今年以来,这更多可以归因于对通缩的担忧,以及信贷压力的上升;原油价格剧烈下跌往往是全球经济衰退的前兆,并可能拖累高风险资产的表现。
该行还指出,美元指数与国际油价的相关性已经开始下降,并将进一步下降;在本世纪头几年,油价的高企使得美元与石油相关性高企,也使得美国出现高额石油经常帐赤字;当时石油进口量的增长扩大了美国经常帐赤字,也使得美元处于下行压力,产油国货币出现升值压力,而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大了美国的赤字压力,造成美元弱势进一步加剧。
该行最后称,在2008年,油价处于140美元/桶高点之时,欧元兑美元高达1.60,美元与油价的相关性也达到峰值;随着由于页岩油基数的发展和油价的下跌,美国的贸易赤字已经明显下降,未来美元与油价的负相关性将进一步下跌。
北京时间16:01,布伦特(Brent)2月期货原油报37.80美元/桶,美国 NYMEX2月期货原油报37.68美元/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