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有一种行情叫“圣诞节涨势”——即在圣诞节前后,一直延续到新年,股市的表现都尤其出色。由于这一周期恰好既是月份之交,又是年份之交,因此便出现了相关的双重效应。今年“圣诞节涨势”会如期来临吗?
答案貌似令人不乐观——值此月底及年底交汇期,美股标普500指数正一瘸一拐地走着。美联储12月16日宣布加息后的两个交易日中,标普500指数连续两日大跌,跌破60日均线至两个月新低附近,且近期“M形态”颈线已经朝不保夕。这给“圣诞节涨势”行情带来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图1:标普500指数跌破60日均线 & “M形态”颈线朝不保夕
标普500指数能否免于再创新低仍是一个未知数。不过,“T2108”(即股价仍守在40日均线上方的股价数量占总数据的百分比数据),正逐步逼近超卖水平,上周五(12月18日)收于20.05%;一旦收于20.00%下方即是陷入超卖水平——这令今年的“圣诞节涨势”变得愈发有趣。
不要忘了,12月份股市出现“超卖”是很少见到的。自1987年以来(最近28年),仅有四年出现“T2108”在12月份超卖——这四次分别是:1987年、1994年、2007年和2008年。1987年10月出现的股市崩盘压制了当年12月股市的表现,而1994年和2007年的12月都只出现一天“T2108”超卖,2008年则是因为市场处在全球金融危机当中。

图2:T2108逼近超卖水平(黑线) VS 标普500指数走势(绿线)
恐慌指数VIX在12月18日一度飙升至23.3高位——高于20.0暗示市场情绪偏于谨慎而避险,但收盘前回落而收于20.7(仍高于20.0)。

图3:恐慌指数VIX大涨并收于高位
因而,汇通网分析认为,T2108、恐慌指数VIX,对美股的指示意义都值得密切关注。
【“圣诞节涨势”的历史表现如何?】
据海外著名作家Mark Hulbert的研究发现,1896年至2009年这113年期间,股市在一年中其他十一个月份当中的平均回报率为0.5%,而12月的平均回报率为1.4%。
不过,这当中还是有一个小小的障眼法。事实上,尽管十二月的表现要好于其他十一个月的整体表现,但是以同样的计算方法,我们可以看到,六月和七月的表现甚至要比十二月还出色一些。真正对全年十二个月进行整体历史表现排名的话,十二月只是季军。
此外,12月的回报情况在各个不同的年头当中,其延续性其实并不强。其实,在上世纪前面的几十年当中,12月平均而言恰恰是股市表现最糟糕的月份之一。或者不必说那么远,就在2008年,道指12月还下滑了0.6%。
显而易见,这种不同年份的12月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的波动特性大大削弱了统计数据对第二种定义的支持。事实上,几年前,两位金融学教授曾针对道指的每月表现数据进行过非常复杂的统计研究,他们的结论是,“看起来,在股市上是并不存在持续的每月表现模式的。”
这两位教授的发现之一就是,12月在历史统计当中所表现出的那种强势,其实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圣诞节到年底的一段时间。这一周期其实恰好既是月份之交,又是年份之交,因此便出现了相关的双重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