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摩根士丹利新兴市场部主管沙尔马(Ruchir Sharma)的观点,在过去半个世纪,没有一个经济体能够在劳动力萎缩的情况下依然保持6%或更高的增速,那么中国会不会是个特例呢?而根据此前制定的既定目标,中国经济必须在此后五年保持每年至少6.5%的增长,才能实现在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相对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但随着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萎缩,中国的经济要保持较高增速仍面临相当的挑战。
沙尔马周三接受采访时表示,基于历史数据,中国经济在此后要实现6%或更高增长速度并不容易,至少过去50多年200多个国家的成长轨迹正面了这一点,不过也不能排除中国仍是一个特例。但他指出,尽管如此,出于谨慎期间,他仍不看好长期持有中国股票资产。

经过三十多年的奋斗,中国迈入了工业繁荣,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当前,中国正需要采取措施避免陷入“未富先老”的困境。虽然,中国早先终于亡羊补牢式的决定放弃一胎化政策时,但其既往影响已无法挽回。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于去年出现了20年多年来的首次萎缩,联合国预测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将进一步下滑。
按照此前出台的“十三五”期间经济规划,中国在未来五年间年均经济增长必须不得低于6.5%,才能实现在2010年GDP和人均收入的基础上翻一番的目标。而今年中国的经济增速料定在6.9%,这是1990年以来最慢的增速。中国政府正在推动经济转型,将经济增长的源动力由传统的基础设施和制造业领域导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但这一过程中势必会以牺牲部分经济增速为代价。
沙尔马指出,尽管开放二胎这样的转变是受到欢迎的,但要以此抵消人口老龄化趋势为时已晚,他并补充道:中国生产的生产率增长水平还不足以能够抵消劳动力数量的减少所带来的负面冲击。
亚洲国家包括日本和韩国随着人口老龄化都经历了类似的经济放缓。如日本,在1996年劳动力开始萎缩时,经济增长直线下滑到了0.8%,是过去15年经济增速的1/4还不到。沙尔马指出,从历史上来看,对于经济增速达到6%或以上的国家,其平均工作年龄人口增速要达到2.7%。
沙尔马同时指出,除了为经济增速确立目标,中国需要在削减信贷盲目增长上做得更多。他强调,中国总的家庭和公司债务已经飙升到了GDP的208%,和2008年的125%相比显著上升,引发了人们对过度会拖累经济的担忧。
沙尔马本人曾经是为出色的短跑运动员,于1996年加入摩根士丹利,在印度孟买担任初级组合经理。他最后总结称,中国经济规模那么大,要长期维持高速增长,就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眼下,中国应该设法控制债务水平,这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