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岸领导人66年来第一次会面,历史里程碑
马英九指出,两岸领导人会晤的议题一直没有熄火,双方由陆委会主委夏立言和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协商,“与时俱进,水到渠成”。两岸在过去7年签订了20多个协议,是自1949年以来最和平稳定的阶段,此次会晤就是要建立两岸领导人会面常态化的基础。
2.选择第三地会面,显示两岸关系成熟
马英九2011年受访时曾表示“若(在2012年)连任,我绝不会在未来四年跟大陆领导人见面”,因此这次会晤的时机遭到了岛内一些人士的质疑。
而马英九澄清说,当时他只是说,不会在任内前往中国大陆地区,而这次会晤安排在第三地,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3.双方互称“先生”,达成实质对等尊严
马英九与习近平以领导人身分与会,将互称“先生”,在对等原则下进行会谈。
外界认定马英九赶在卸任前举行此次会晤,是为了追求个人历史定位。马回应称,他能做的就是任期内把桥搭好,将来无论谁当选,都可以很快“上桥渡河”。
4.不发布联合公报和协议,降低复杂性
马英九强调,周六的这次领导人会谈暂不会签订任何协议,以降低复杂性。他并坦承,此次会谈,美方未扮演任何角色,但事前有通知美国。至于引发中、美两国角力的南海议题,并未纳入讨论议程中。
5.追求台海和平繁荣、增进两岸人民福祉
马英九最后表示,他与习近平见面时,会明确指明:两岸要降低敌意才能促进和平,并以和平方式解决现有的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