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反而可能利好欧美经济复苏

2015-11-04 15:53 来源:瑞信
本文共601字  |  预计阅读: 3分钟
汇通财经讯——瑞士信贷(CreditSuisse)的分析师认为,大宗商品价格的走低对欧洲和美国消费者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同时,中国经济放缓可能是利好欧美经济复苏。
汇通财经APP讯——

有分析人士认为,无论是全球金融市场近期动荡,还是鳄鱼皮手提包的近期销售量下降,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所带来的结果,甚至有一部分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可能引发全球经济衰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瑞士信贷(CreditSuisse)驻伦敦的全球经济学和战略部门联席主管Neville Hill称,中国经济放缓已降至25年来的最低,但其认为这将会给西欧和美国的消费者和企业带来提振作用。

原因如下,当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两位数时,其对原材料的巨大需求推高了大宗商品和能源价格。这损害了西方经济体消费者的购买力,而随着成本上升损及利润,这也压制了企业信心。而现在,这种情况出现逆转,大宗商品价格的骤跌正在提振欧洲和美国消费者,并促进公司收益增长。

希尔称,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欧洲和美国企业以及消费者来说的提振作用是相当明显的,从发达国家来说,这对新兴市场的冲击是非常大的。

与此同时,中国出厂价通缩以及出口价格下降,使从T恤、工具、玩具到电视等各种商品变得更加便宜,使美国和欧洲消费者得以在本地餐馆和戏院进行更多消费。

希尔称,中国出口目前正在逐步下降,但这对西方国家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中国出口下降令欧洲和美国的消费成本下降,但其劳动力价格已有所升高。这种观点是很微妙的。亚洲新兴市场将继续因中国疲软而受到打击,巴西和南非等大宗商品出国将受损,但西方国家向中国出口只占其国内GDP的一小部分,比如,美国对中国出口下降对该国经济的影响是可控的。

希尔称,另一个风险是金融市场的市场气氛。中国经济放缓加剧可能导致全球动荡,并引发全球性抛售。

实际收入

希尔表示,中国经济放缓一直被与大宗商品价格的这轮下跌联系起来,而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使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平衡性大为改善,美国和欧洲的需求也因我们所看到的实际收入的增加而上升。

中国GDP在截至9月份的三个月里同比增长6.9%, 为2009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低增速。而全年经济增速可能成为1990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中国正在将一个规模超过10万亿美元、以债务驱动投资和出口导向为主的经济模式向着一个以消费开支和服务为主导的、更可持续的经济模式转型。这种转变意味着大宗商品需求减少。

希尔称,从欧洲和美国这方面来看,近期经济增长的改善“归功于大宗商品价格的走软”,因为巴西等国的大宗商品出口受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财经无关。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下载汇通财经APP,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下载易汇通电脑版行情软件

0

行情

欧元美元 1.1389 0.0028 0.25%
英镑美元 1.3291 0.0027 0.2%
美元指数 99.23 -0.20 -0.21%
美元人民币 7.30 0.00 0%
美元日元 142.11 -0.31 -0.22%
现货白银 32.506 -0.232 -0.71%
现货黄金 3,327.04 -15.91 -0.48%
美原油 63.75 1.92 3.11%
澳元美元 0.6371 -0.0020 -0.31%
美元加元 1.3837 0.0005 0.03%
上证指数 3,276.73 -3.61 -0.11%
日经225 34,730.28 352.68 1.03%
英国FT 8,275.66 0.06 0%
德国DAX 21,205.86 -105.16 -0.49%
纳斯达克 16,286.45 -20.71 -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