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以来,中国的房地产业在此前持续火热后渐渐显出疲态,被认为是经济最大风险,但是鉴于目前中国经济面临挑战,股市前景不明,房地产却重新成为一些人新的投资热点。不过,在整体经济需求放缓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究竟是将浴火重生还是只是回光返照,仍令分析人士存疑。
近来,在住宅地产市场趋近饱和的情况下,更多投资者把目光投放到了此前一度被忽略的商业地产领域。
黑石集团(BlackRock)亚太房地产部经理桑德斯(John Saunders)周四表示,中国政府正努力促进服务业的增长,这会使得商业地产健康发展。他说,在上海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高档写字楼,零售和物流业对优质商业地产的需求相当旺盛。他表示,已经有很多地产商敏锐察觉到了商机,在中国传统经济模式面临转型的当下,现在是很好的买入机会。

数据表明,除了商业地产现在有吸引力外,住宅市场也在复苏。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上周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包含经济适用房在内的中国住宅销售总量上升18.7%,而前七个月的上升数据是16.8%。
据巴克莱银行(Barclays)本周说,在9月第一周,中国32个城市的现房销售同比上涨22.2%,虽然股市波动剧烈,但这样的增长预示着房市会更加繁荣。
著名资产管理公司Alliance Bernstein(AB)评论道:“这些数据表明,目前房产市场出现这样的反弹,主要是由于需求的增长和供应的相对减少,目前房产存量减少,而开发商对股市暴跌和上个月的人民币贬值感到焦虑,因而目前新建房产的力度减弱。”
虽然在经济放缓面前房产业难以独善其身,但普遍评论认为,房产业不会受到太大冲击。
穆迪评级(Moody's Investors Service)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衰退会削弱消费者的购买力,但由于政府的货币宽松政策对房地产业有利,因而衰退对市场的影响是可控的。中国央行在今年前八个月间,已经连续四次降息。
AB的分析还说,市场对这些积极信号反应有限,目前市场仍然低估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向实体经济传递积极信号的能力。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目前国内弥漫着担忧经济增长更加放缓的情绪。本周一份有关制造业活动性的非官方预测数据显示,该数值已经降至六年最低,而投资银行也下调了中国今年的GDP预期。
巴克莱本周预测中国2015年GDP增长率为6.6%,低于早先预测的6.8%。因此,部分投资者仍担心,当前房地产市场的复苏迹象,或许只是一场“回光返照”,如果整体经济继续走向低谷,房地产市场自然也无法独善其身,并可能重演今年年初股市泡沫被吹起后又迅速破灭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