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年来不断攀升的不良资产,以及中国经济的放缓,业内机构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周一(9月21日)发出警告称,中国的银行业风险正在日益加大。但业内却也有也有不同的声音。
标准普尔警告说,中国金融机构的信用等级有下降的危险,并说,中国的房地产正面临着“重新洗牌”的危险。
本周一,标准普尔将中国银行的信用风险等级由“稳定”下调至“负面”,并特别强调中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对银行可能有影响。相关报道称,鉴于目前中国不断增加的信贷坏账,以及经济放缓同时信贷却在增长,中国经济目前信用风险可能加剧。
而标普认为,未来两年之内,中国的银行对非金融和非公共部门的债务风险有高达三分之一的可能性会增加到国内GDP总额的2.5倍的超高水平。
据标准普尔估计,目前中国银行的债务风险已经同百慕大,巴西,哥伦比亚和印度等国处在同一水平了。

该报告还指出,虽然一线城市在采取措施稳定房价,但中国目前房地产市场仍然有很高的崩盘风险,同时强调中国房地产市场面临“重新洗牌”。
在标准普尔这份看空报告发表前不久,中国股市的暴跌牵动着世界敏感的神经。甚至于在上周,美联储宣布预计的七年首次加息暂缓的消息时,也提到其中原因之一是考虑到“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正在放缓。”
中国GDP近十年来一直在以两位数飞速增长,背后的代价是债务的急剧膨胀。然而,政府现在对消费驱动型经济更多的聚焦,以及对若干领域规制的加强,使得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经济会“硬着陆。”
总部位于纽约的CBB国际本周一发表了关于中国第三季度的褐皮书,以反驳中国经济将衰退的论点。该书认为,目前对中国市场的理解认知“严重失实”。褐皮书称,虽然中国的债务增长显著,但所有的内债都可以偿还。中国存款余额已达20万亿美元,其极权体制可以采用货币和金融杠杆,以应对任何出现的问题。
因此,一些乐观的分析人士仍然认为,可以肯定,在未来几年内,中国的经济和财产市场将是新兴市场中最好的,巴西与之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