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周二(8月18日)微幅收升,中间价连三日小涨。市场人士称,外管局最新结售汇数据显示,客盘购汇需求旺盛,今日市场流动性不足使得小额购汇即可推低人民币汇价,但一早起便有大行结汇,并在尾盘再次强力出手,助推人民币由跌转升。
分析师表示,在美联储加息前夕,人民币贬值使新兴货币腹背受敌,对新兴市场信心不足令资金持续往欧美流出,令吉、泰铢等遭遇抛售,纷纷大幅贬值;但中国毕竟底子厚,抗风险能力强,无需担忧人民币失控。短期内维稳思维仍主导市场,人民币难现持续性贬值。
一位中资银行交易员说:“(尾盘央行)狂干预,一瞬间下来了快一百个点 ,市场太疯了。”
另一外资银行交易员表示,今日客盘购汇稍微偏多,整体流向与新兴市场相差无几;但对中国稳住汇率预期有信心,短期市场冲击之后,人民币还将以稳定为主。
美元兑人民币分时图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周二公布数据显示,7月银行结售汇再现逆差2,655亿元人民币(约合434亿美元),而此前连续两个月皆为顺差。其中,银行代客结售汇逆差1,743亿元,创四个月最大,上月为顺差547亿元;银行自身结售汇逆差912亿元,上月为逆差418亿元。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点评说,7月外汇市场供求明显恶化,在货币贸易项下的购汇意愿为58%,是2012年初欧债危机缓释之后的最高值,而结汇意愿则创历史新低,仅为52%。临近美联储加息时点,美元的全球中心货币地位导致美联储货币政策具有明显溢出效应,跨境资本流出新兴市场的压力上升。
国际清算银行(BIS)周二公布,7月人民币实际与名义有效汇率指数均再现大幅反弹,双双刷新历史新高。其中当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上涨1.61%至132.13,上月为环比上涨0.81%;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上涨1.20%至127.46,上月环比为上涨0.87%。
数据还显示,今年1-7月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累计上涨4.88%,名义有效汇率累计上涨4.57%,而在此期间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微跌0.09%,人民币中间价则升0.02%。
全球汇市方面,美元指数周二微升,上周人民币贬值可能引发全球汇率战的忧虑减轻,市场关注焦点又回到美联储(FED)升息前景上面来。
欧洲时段公布的英国7月份CPI月率降幅小于预期,预期下降0.3%,实际下降0.2%;而7月CPI年率为0.1%,优于预期。数据公布之后,英镑兑美元迅速拉涨70点,并刷新日内高点1.5717。
新兴货币方面,泰铢周二跌至六年多低位,因担心曼谷爆炸案可能损及该国旅游业。马来西亚林吉特更是在接近1998年实施本币盯住美元汇制之前的低位附近徘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