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发布的工作人员报告称,至少在2016年9月之前,IMF不应该将人民币纳入其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这意味着,中国政府力争早日将人民币加入IMF储备货币的努力或无法如愿。
该报告于周二(8月4日)公布,在此之前,中国政府采取了重要外交策略,来推动人民币成为IMF储备货币,其长期目标是减少对美元的过度依赖。
IMF的这份报告表示,任何关于将人民币纳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正式决定都将被推迟,以免扰乱2016年的金融市场交易,目前IMF的储备货币包括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

IMF战略、政策、审查部门主任悉达多·蒂瓦里(Siddharth Tiwari)表示,本月晚些时候将执行委员会将决定是否延期,但与此同时,IMF不会预判究竟到何时才会接纳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也不会提前公布审查结果。
报告指出,尽管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方面符合作为IMF储备货币的要求,但是其在“自由化使用”方面还不符合关键标准。如果人民币能够成为自由使用货币,那么其将在IMF金融业务中扮演更为核心的作用,并将被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
官员表示,西方七国集团(G7)中主要工业化经济体中的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都支持将人民币纳入IMF储备货币中,日本和美国则表现的更为谨慎。
随着全球金融正努力应对次贷及银行危机的影响,中国制定了金融市场自由化计划来促使人民币获得国际认可,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IMF工作人员报告肯定了中国政府的进展,并指出人民币已经成为第五个国际贸易常用货币。
中国总理李克强3月份希望IMF主席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并称,北京将加强资本账户人民币兑换性并开放国内个人夸奖投资和国外机构中国投资资本市场。
年初,美国国会拒通在IMF中过增加新兴市场投票权的改革方案,令中国政府感到很受打击,此后,中国方面宣布将建立自己的投资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
尽管中国方面的此举仍受到来自美国的压力,而且日本也拒绝加入AIIB,但许多在欧洲的美国盟友都在中国主持的AIIB进行注册,AIIB被视为世界银行以及以日本为基础的亚洲开放银行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