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避免股市崩盘而限制首次公开发行(IPO)活动,可能危及一些中国企业从美国退市并回国上市的计划,今年宣布的此类交易金额接近320亿美元。

中国股市自6月中旬以来累计下挫幅度达30%。作为政府救市措施之一,中国证监会上周末宣布暂缓IPO活动,并且将大幅减少新股发行家数和筹资金额。
知情人士告诉路透,新股发行大门几近关闭,之前一直指望本国股市更高估值和投资者热情的中资企业不得不重新思考他们的计划。
从提交的备案文件来看,中资企业退出美国股市的行动受到了对冲基金、收购公司以及创投公司的支持,例如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和博裕资本(Boyu Capital)。对这些投资者而言,能通过在中国上市来退出投资,是实现投资回报的最可行办法。
一名经常为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的私有化交易提供谘询的跨国银行并购业务负责人表示,这些私有化交易泡汤了。在短期内没有退出选择的情况下,需要获得资金才能完成这些交易的人士处于窘境。
大部分私有化交易不具有约束性,而且也没有获得融资承诺,如果资金不能及时就位,交易很可能会流产。
对私有化交易命运的担忧周一(7月6日)打击了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在线婚恋交友平台世纪佳缘暴跌16%,社交应用开发商陌陌大跌8.4%,安全软件开发商奇虎360挫跌6.2%,娱乐公司淘米跌2.2%。
纽约沃伦资本公司(JL Warren Capital)研究主管李君蘅表示,在投机性退出路径被关闭的情况下,大部分发起人不得不取消私有化邀约。随着退出策略的吸引力下降,私有化交易的回报开始变得没那么诱人和明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