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主要股票指数在不到三周时间里,市值缩水了超过四分之一,总损失金额高达2.5万亿美金,相当于希腊GDP的10倍。
决策者已经跳出来采取行动:中国证监会已经放松了对保证金交易的监管,削减了交易费用,并发誓要严惩恶意卖空。中国人民银行已经降低了基准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而机构投资者们已经宣布增加了对A股的投资。然而,所有的措施都无效。

就如同列宁曾经问过的“怎么办?”一样,中国股市监管部门也在考虑“怎么办?”根据已经采用的工具判断,如下的措施可能值得留意:
1.国家购买:政府可以鼓励国家支持的企业来购买股票。确实,已经有人推测,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机构——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已经在购买交易所交易基金来支撑股市。
2.降低印花税:在2008年9月,中国废除了购买股票的印花税,只在卖出股票时才收取。次交易日,股指暴涨了9.5%。那年早些时候,4月,印花税由0.3%降为0.1%,使股市上涨了9.3%。现在只有在卖股票时才收取印花税了,现在是否是让卖股票更便宜的好时机呢?
3.暂停发新股:在中国股市1/4个世纪的历史里,新股发行被暂停了数次,上一次暂停是从2012年年末到2013年12月。然而,股票市场是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由于自习近平以下的决策者们支持了市场化改革,关闭企业的融资渠道是否还是一个可用的选项?
4.更多的货币宽松措施:央行还有采取更多行动的空间。目前,中国基准贷款利率为4.85%,与很多发达国家的零利率下限要高得多。同时,银行需要将其大约18%的存款保存在中央银行,这一比例是全球最高的之一。
5.舆论造势:官方媒体可能会通过宣传手段,来鼓励或者诱使民众更多地买入和持有股票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