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二(6月23日),上证综指上涨2.2%,收于4575.12点,此前日内一度下滑至三周低点4264 .77点。上周,上证综指下跌13.3%,是该指数自全球经济危机以来创造的最大单周跌幅。
分析师普遍将这次意外跳水归因于大量首次公开募股(IPO)吸引大约6.7万亿元人民币的资金,以及监管机构对杠杆水平的控制。
同时,对保证金交易的担忧也再次上升。一些分析师警告称,保证金交易者的情绪突变可能延缓了股市的大幅反弹势头。而对投资者用来购买股票的借贷资金金额的限制此前已经导致了股市大幅下挫,包括5月28日上证综指暴跌6.5%。

上周五(6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保证金债务从上周四(5月18日)创纪录的1.483万亿元下降至1.479万亿元。这是5月22日以来保证金头寸的首次下降。
鉴于上海及深证交易所有大约3650亿美元的保证金债务,IG公司市场战略师卢卡斯(Evan Lucas)指出,借款金额下降可能引发股票价格剧烈震荡,从而导致投资者迅速止损并跟风抛售。
卢卡斯表示,部分长期备受保证金交易者青睐的股票在上周整体指数下滑之际已跌入熊市范围。跌幅最大的包括太阳能设备制造商亿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建工集团,在6月15日至19日期间分别下跌21%和19%。而这两家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保证金交易比率分别为44%和34%。
卢卡斯指出,保证金(在正确使用时)是一个有用的及有利可图的投资工具。但是,如果每个人都在利用保证金交易,那么就将会适得其反。
不过,盈丰财资市场分析师Nicholas Teo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这还不是一个值得担心的问题。Nicholas Teo指出,中国市场是巨大的。一些股票下跌20%只有在此举涉及到整个行业时才会引发雪球效应,但到目前为止并非如此。
除此之外,据汇丰银行周二(6月23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业内人士如企业高管及控股股东也有可能支配了中国股市的溃败。这是由于净内部抛售的步伐不断加速,5月及6月分别达到1450亿元和1000亿元。2015年上半年,净内幕抛售总额为4600亿元,平均每月约为800亿元。汇丰表示,这个数字远高于去年同期的每月100亿元。
IG公司市场战略师Bernard Aw指出,如果内部抛售不断加速的状况持续下去,那么散户和机构投资者的信心将受到打击,并且未来中国股市可能再次遭遇滑铁卢。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仍有分析人士对中国股市前景持乐观态度。渣打银行资深投资策略师Audrey Goh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长期来看持续的技术性调整将有益于市场健康发展。而修正结束后股市将迎来新一轮近乎垂直的上涨趋势。
与此同时,其他市场观察人士认为中国央行将很快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并为股市的进一步上涨提供一个催化剂。
西京投资管理公司指出,股市的急剧下挫是投资者增持的机会。该公司董事长及首席信息官刘阳接受采访时表示,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部上市公司市值大约为3000万亿元,但是蓝筹股只有1500万亿元,因此股市估值依旧合理。因此该机构认为,从大局来看上证综指没有理由不再走高,但在此之前需要奠定一定的基础。当前的修正只是新常态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