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今天(5月13日)公布了4月份各项经济数据,而结果显示大部分指标都低于市场预期。
工业产出在4月较上年同期上涨了5.9%,略低于路透调查预估的6%,前值为5.6%;零售销售较上年同期增长10%,低于10.5增长预期,前值为10.2%;年初至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2%,而预期增长率则为13.5%。因此分析师认为政府进一步的货币刺激将很快到来。

澳新银行分析师刘李刚和周浩指出,中国政府今天公布的数据表明第二季度第一个月的经济增长可能已经降至7%以下。因此,该银行预计,为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可能会在第二季度进一步削减基准贷款利率25个基点。
为应对低于预期的经济增长速度,中国央行已经于上周末(5月10日)在六个月内第三次下调了基准借贷利率。这使得舆论不得不对中国政府设定的7%的经济增长目标感到怀疑。此前,中国央行已经两次削减了主要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RRR)。最近一次,政府把存款准备金率降至18.5%。
凯投宏观中国经济学家普里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表示,虽然政府4月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00个基点的决策对于挽救4月份经济来说已经太迟了,但该动作在最近几周显著地下推了市场利率,并将很快促进贷款增长。
2014年中国GDP仅增长了7.4%,为二十四年来的最低水平,也是1998年以来首次低于政府的预期目标。
凯投宏观的普里查德指出,中国经济目前的经济疲软状况仍然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包括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主要指标都表明其他产业经济表现要好得多。不过,制造业业对中国来说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那么重要了——尽管第一季度工业产出增长下降了1.2%,但第一季度GDP增长仅放缓了0.3%。而为保证经济不再进一步下滑,任何经济疲软的现象都会促使政府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因此,凯投宏观仍坚持认为中国政府2015年7%的经济增长目标将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