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Hank Paulson)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正面临“巨大挑战”,并警告市场不应夸大,但也不应过分低估中国的经济实力。
保尔森周一(5月11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确实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不过也面临巨大的挑战。中国原有的经济模式已经渐渐失去了动力,改革已经迫在眉睫。而保尔森同时指出,无论夸大或者低估中国的潜在实力都大错特错。

中国人民银行于上周日(5月10日)宣布降息,这是中国央行自去年11月份以来的第三次降息动作。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已经降至自经济危机以来最慢的水平,此次央行宣布分别削减基准贷款利率以及一年期存款利率25个基点,其目的也旨在进一步刺激经济,防止经济增速过度放缓冲击就业市场。
不过,最新的数据统计显示,中国的年经济增长率仍然是令人羡慕的7%。不过,保尔森并不认为中国能在此后长期保持7%的经济增长率。保尔森指出,毫无疑问,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已经放缓。虽然中国人把7%的增长率称为“新常态”,但若认为经济能够继续维持这一增速,就太过乐观了。
谈及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时,保尔森认为,投资者真正应该关注的是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的支柱是否发生转变。当下,中国政府需要采取改革措施,以使得经济更加依赖私营企业以及市场竞争,并努力遏制过度的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在1974年到2006年间担任高盛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期间,保尔森访问了中国约70次,与中国建立了密切的业务关系,并参与了中国的私营企业改革开放。这些经历为保尔森的新书《与中国打交道》奠定了基础,在该书中保尔森讨论了西方企业以及政治领袖如何与中国合作以及竞争。
保尔森表示,长期来看,中国经济正面临严峻的结构性问题。中国经济太过依赖出口,以及导致政府债券不断增加的政府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这些都是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如果该模式得到转变,那么长期来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不过,如果中国继续依赖政府投资来实现经济增长的话,那么其经济基本面将会遭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