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其每周发布的《全球经济报告》中,高盛表示对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持乐观态度,认为量宽虽带来必须克服的“副作用”,但对欧元区整体经济影响较小。

低利率凸显欧元区“低通胀”
目前,低的或负的债券收益率在欧洲大陆已是正常现象,而非特例。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在于,市场认为消费者物价指数通胀水平(CPI inflation)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在2%以下,且存在下行风险。为应对这一风险,欧洲央行已开始逐步实行一系列强大的货币刺激政策。该政策集中表现在欧洲央行正在以负利率大量增持超额准备金。
QE政策现已成欧洲经济的命脉
目前为止,投资者对欧洲央行的刺激政策会取得成功仍持怀疑态度。不过,高盛的预测则恰好相反。目前欧元区的经济增长高于趋势水平;核心通胀已经触底;油价上涨和“基数效应”也使得总体通胀水平得到了提振。基于这些因素以及外国经济增长提速的原因,高盛仍预期核心欧元区曲线将趋陡。市场对QE效果的正面预期已经把欧元区债券价格推到了极高水平,使得债券价格易遭遇大幅回落。本周价格走势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实例。
副作用影响有限
欧洲央行的QE政策及随之而来的利率下滑已给经济带来了副作用,凸显欧元区企业在养老金计划和人寿保险方面长期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德国的非上市企业。高盛认为,即使长期债券收益率逐步上升,这些问题也不会消失。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不同程度的干预政策,包括放宽这些企业资产配置组合的相关限制,并利用市场机制管理风险。如果某一行业突然出现资本短缺现象,那么政府干预可能就是必要的。但高盛也称,大部分的“副作用”影响不大,且都出现在欧元区核心国家,而这些国家的财政能力足以防止这些问题成为威胁欧元区金融稳定的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