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美联储还是全球其他央行,通胀形势无疑是眼下最为关心的指标之一。去年油价大跌令不少经济体陷入了通缩的泥潭之中,这直接触发了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等的量化宽松举措,也令美联储、英国央行等对加息的节点接连推后。然而,随着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反弹,一切似乎又到了重新评估的时刻。
对于物价有深入研究的国外机构经济学家安德鲁(Andrew Thrasher)表示,通过对比商品价格和美国国债的比例,可以对当前的通胀形式进行衡量。
他将大宗商品指数(CRB)与美国十年期国债(UST)进行相除后,制作了以下这张图表。

他表示,如果大宗商品价格对比债券以更快的速度上涨,那么可以认为通货膨胀也呈上升趋势。而如上图所示,目前价格的比值已经呈现出阶段性的双底,而相对强弱指数(RSI)更与上述比值形成背离,预示通胀率可能反弹。
他还认为,如果图中CRB和UST之间的比例能够突破其前期高点1.80,那么可能将被视为重现通胀迹象的标志。这将是既热闹和意料之中的事,对于全球央行的决策者而言,可能将迎来新的政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