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发布最新一期经济蓝皮书预计,2015年中国经济将增长7%左右,增速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通缩风险加大;央行应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实施中性偏松的货币政策和结构定向的信贷政策。
经济参考报援引社科院28日发布的经济蓝皮书称,在经济结构上,预计2015年第三产业比重继续提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进一步放缓,消费增长总体平稳,外贸进出口低速增长,物价涨幅继续走低,收入增长有所回落。
蓝皮书指出,目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持续通缩、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低位运行将使CPI通缩风险加大,要把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更好地结合起来,防范PPI通缩加剧、经济增长持续下行导致GDP平减指数陷入通缩。

报导援引社科院数量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称,为对冲短期紧缩效应,应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和配合,进一步加大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开发性金融机构对重点领域定向支持的力度,增加基础设施投资。
李雪松表示,中国流动性目前总体偏紧,惯常的通过外汇占款投放基础性货币渠道受到一定的抑制,这也促使中国央行创新货币政策工具,缓解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要实施中性偏松的货币政策和结构定向的信贷政策,推进金融改革和债务清理处置。
李雪松称,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条件下,坚持货币政策中性和改革创新,必须寓改革创新于货币政策调控中,创新并优化货币政策工具组合,有效预调货币政策并适度增加流动性。
此前,中国央行表示,自4月2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一个百分点。另对农村金融机构等加大定向下调力度。至此,自去年11月起,中国央行并已两次降息,两次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