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周二(4月28日)表示,综合考虑国际经验、金融机构承受能力等因素,中国存款保险制度起步时的费率水平大概在万分之一到万分之二,远低于绝大多数国家存保起步时的水平以及现行水平。
周小川在接受多家媒体采访时指出,费率标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经济金融发展、金融机构风险状况、存款结构情况以及存款保险基金的累积水平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

周小川称,在投资方面,存保基金遵循安全、流动、保值增值的原则,只投资政府债券、中央银行票据、信用等级较高的金融债券。
对于存保制度中是否有定期调整偿付限额的机制,周小川指出,一种观点是,存保的偿付限额像其他物价指数化产品一样,需要自动调整机制,类似工资指数化和物价挂钩的安排。目前看来,要求搞指数化的压力不大,可以分阶段调整,如果过了三年五年这个限额不合适了,再做一次修改也未尝不可。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此前曾表示,中国的存款保险费率远低于其他国家,且费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该制度的推出目前不会对商业银行产生大的影响。
存款保险条例今年3月底正式公布,并定于5月1日起施行;根据条例规定,存款保险将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