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分析师周五(4月24日)指出,如果中国想实现7%的经济增长率,今年就将再次降息,并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同时辅以必要的财政支持措施,从而祭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规模的组合性宽松政策。
路透对11-15名分析师的调查显示,今年年底前中国料降息25个基点,并将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100个基点。不过,如此的放宽政策力度料不足以带动经济复苏,而这也进一步凸显了中国经济下行的严重程度。
相反,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如果想要防止经济进一步放缓,降息和降准被认为是最起码要采取的行动。而除此之外,其他方面的刺激性措施或也需要全面跟进,才能对经济起到有限的提振效果。在最好的状况下,中国经济预计能保持7%的同比增幅不变,直到2016年第二季,届时料降至6.9%。但今年增幅若在7%左右,则仍将是25年以来的最低增速。

花旗分析师表示,为了抑制通缩及经济下行风险,中国将采取更多(政策)宽松措施,并预计政策放松的力度可能更大。
花旗在一份报告中依然预计,今年剩余时间中国将再降息两次(每次25个基点),目前认为要抵消资本流出影响并降低融资成本,必须还要再降准两次,
中国1-3月经济增速降至六年低点7%,出口、投资、工业生产和国内消费增幅均小于预期。
中国房地产市场增速也降至六年低点,因房价下跌和大量库存抑制了新投资,并削弱了对水泥、玻璃和钢材等建筑材料的需求。这对中国经济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房地产及相关行业占中国经济规模的15%左右。
中国今年通胀率或将从去年的2.0%降至1.5%,表明需求普遍疲软,明年通胀率或升至2.2%。
低迷物价压力是中国的一大担忧因素,政府担心将重蹈日本覆辙,经历数十年物价连降的通货紧缩,导致经济增长乏力。
中国官员已指出,通胀指数低于1%将拉响通缩警报。
中国央行顾问陈雨露表示,面对顽固的通缩压力,中国后续进一步降准的可能性很大。
为刺激经济增长,中国央行4月19日决定,普降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定向降准措施。自周一(20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这是该央行两个月以来第二次全线降准,也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降准幅度最大的一次。
中国央行去年11月和今年2月两次降息,而且近期还推出多项鼓励购房举措。但相关措施的成效则有待进一步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