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英国大选目前进入最后三周倒计时,然而从当前民调来看,这场选举可能没有明确赢家,并会导致政治不确定性的,国外投资者应该会很想要削减并撤离英国资产。
不过,业内策略师和投资主管对5月7日大选后的状况进行分析评估后却认为,金融市场并不会受到政局更迭的太多影响。从过去六次英国大选的市场行为来看,金融市场在政治不确定性下仍维持平稳的结果,并不像表面看来那样的令人意外。
虽然,目前的民调和市场押注都指向会出现没有多数党的国会,甚至比2010年时更分散,因而,相比2010年罕见地出现联合政府的状况,此次大选后更可能出现持续数周的组阁僵局、或有可能形成根基不稳的少数党政府,甚至还会面临再次选举的可能性。但市场未必就会因此而天翻地覆
诚然,一些投资人担心保守党主导的政府将会兑现2017年就欧盟成员国身分举行公投的誓言。其他人则担心工党和苏格兰民族主义者之间的左翼协定,可能拖慢预算赤字的降低、加强监管并再度上演去年苏格兰独立公投。而德意志银行分析师巴克利(George Buckley)周三(4月15日)也表示:对金融市场来说,此次大选鲜有“好”结果。然而,英国富时100指数接连创出纪录新高却不免让人有些费解。富时100指数今年以来已累计上涨近8%。英国10年期公债收益率也低于2%,高出1月的纪录低位不过半个百分点。

甚至是面临压力的英镑也保持相对平静。英国需要海外融资来填补本国巨大的经常帐赤字,此因素令英镑承压。
期权市场有针对英国大选期间及之后英镑大幅波动的短期对冲操作,但英镑贸易加权指数已持稳近两个月,而且今年以来已累计涨逾1%。
那是不是这些市场最终会猛然觉醒呢?从1983年以来六次英国大选前后三个月的市场表现来看,当前市场泰然处之自有一定道理。
就富时100指数而言,上述期间段只有一次出现超过2%的净损失,当时是在2001年,工党和首相布莱尔轻松赢得连任。
当年富时指数大跌不是因为政治原因,而是2000年年中席卷全球的互联网股票泡沫破灭的最后余威。
10年期公债只曾在1987年下跌超过2%,当年大选执政的保守党获得连任。同样,公债下跌更可能是因为当时全球正提高利率应对不断上升的通胀。
然而,以贸易加权计算的英镑在统计的任何一次大选后的时间里的净跌幅都没有超过3.1%。
历史数据同时显示,即使根据英镑汇率的波动进行调整,英国股市和债市在过去六次的选举年全年的表现也都是上涨的。
爱丁堡Standard Life Investments的全球策略主管Andrew Milligan指出,过去30至40年中,很少有选举对英国经济或金融市场产生实质性影响。
当然,今年的情况或许有所不同。期权市场正为未来一个月英镑兑美元波动幅度可能最高达13%预做准备。
较悲观的预测者已提出告诫了一段时间,称英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和预算缺口可能导致英镑危机。由于英国“宏观层面问题堆积如山”,一直持悲观看法的法国兴业策略师Albert Edwards称,大选可能是触发危机的扳机。
正由于英国如此仰仗外国资金,因此许多人认为,比起中间偏左阵营获胜的情况,如果保守党为首阵营胜出,则相关的退出欧盟风险,对市场带来的威胁会更大。
但30多年来英国资产大体上没什么受到选举影响,在全球经济成长及储蓄的特别突出时期,都照常上涨。经通胀调整后的英国富时指数和英债的回报1983年以来都十倍扩增。
带动那些走势的起源都是1980年代保守党首相撒切尔夫人引进了一波积极自由市场改革、撤销监管规定、私有化和坚定地产权改革——此后很少有其他政治对手能走回头路。
而另一面则是,极少数资产钜富者和其他受薪阶级之间财富不均问题益发恶化,不均的问题正是今年的关键政治议题。但上述这些趋势都不会因这次选举而改变。
正因如此,AXA Investment Managers的David Page坚称,对市场和投资结果带来的不利影响最小的,或许是少数政府,尽管这和一般人的直觉想法相反。
Page表示,少数政府因有必要获得跨党派的政策支持,在政治上可能较接近中间立场,因此将较倾向延续作为金融市场基础的全球资本主义政策。因而这一表面上看起来最不稳的政治格局,反而可能是投资者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