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Hong Kong Monetary Authority)周五(4月10日)表示,其已于周四(4月9日)以7.75港元的单价购入了4000万美元现金,因港元汇价到达了可兑换范围的上限,迫使其对汇率进行干预。
金管局在一封电子邮件申明中说,随着近期股市上涨,市场对于港元的需求增加。因而,金管局,指出其将继续近距离观察“市场动向”。
这让有着32年历史的港元与美元汇率挂钩机制,也就是所谓的“联系汇率”面临重重压力。此前,港股恒生指数周四上升至7年来新高。而沪港通中的港股通额度连续两日用尽,则反映出从大陆交易链流入的资金,在香港4.9万亿美元股市营业额中占了很大比重。
统计数据显示,周五上午11:27左右,港元兑美元小幅在震荡至7.7503。周三(4月8日),港元继1月以来首次触及7.75。恒生指数周五日内持稳,但仍有望创出2011年以来最大单周涨幅。

中国资金流
自中国政府3月末宣布扩大大陆购买香港上市公司股票的限额之后,周三和周四两个交易日,中国投资者购买了价值105亿元(17亿美元)的香港股票,为所允许的最大额度。
香港东亚银行资深市场分析师赖春梅(Kenix Lai)表示,随着资本不断流入香港股市,金管局可能再次介入。港元交易近期将行至最大交易区间。并非是针对港元与美元挂钩进行的投机,而是由于大量的资金流入。
当年,中英就香港回归达成协议将香港领土归还中国管辖的前景,曾导致香港在上世纪80年代初经历了资本大量外流的压力,这迫使港元于1983年开始与美元挂钩,即启动所谓的“联系汇率”机制。2005年,政府决定限制美元兑港元在7.85-7.75范围内浮动。
据统计数据,在去年7月至8月间,为捍卫汇率联系汇率制度,香港金融管理局向金融系统注入了总额达97亿美元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