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4月10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3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1.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4.6%,均高于市场预期。
浦发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宏观分析师曹阳表示,3月CPI增长1.4%,符合市场预期,但其中0.5%的增长来自翘尾因素,新涨价因素对于CPI贡献有限。 一方面,由于春节这一季节性因素消失,加上供给充分,食品价格环比跌幅达到1.6%,其中鲜菜、水产品等价格下降达到8.9%和2.3%。猪肉价格的环比跌幅达3.8%,显示猪周期对于未来通胀拉动依然有限;另一方面,非食品价格环比仅持平,这低于历史平均,显示国内消费领域仍有不小下行压力,文娱价格、家庭设备用品和维修服务、交通通讯价格分别下跌了0.6%、0.2%和0.1%。
此外,从CPI数据来看,就业市场的压力渐现,如房租价格仅增长0.3%,这反映节后返工情况可能并不尽人意,该数据也与PMI就业指数表现不佳一致。 随着开工季到来,PPI环比跌幅有所收窄至0.1%,其中油价回升也有一定贡献,但回升幅度仍远低于历史平均,意味着产能过剩和需求低迷情况依然严重。
分行业来看,无论是上游的钢铁、有色和煤炭还是偏向中、下游的化工、食品制造和纺织服装的价格仍趋于回落,这意味着企业盈利在较长时间难以回升。 物价低迷倒逼“稳增长”力度加码,我们维持二季度财政、货币政策全面宽松的看法。其中货币政策方面,降息、降准均会发生,以此降低实际利率,缓解企业存量财务费用支出大的压力,此外通过降准也对于促进信贷条件宽松有一定帮助。

中金公司宏观团队认为,季环比看CPI通缩风险仍不容小觑。3月CPI同比增速1.4%,略高于我们和市场预期的1.3%,较1-2月的1.1%回升0.3个百分点,反映今年春节晚的因素。但一季度CPI季调后季环比折年率-0.3%,显示CPI通缩风险仍无法小视。
投资需求弱是制约PPI同比和环比反弹高度的主要因素。3月PPI同比增速-4.6%,较2月份回升0.2个百分点。略高于我们和市场预期的-4.8%。3月PPI季调后环比增速折年率从2月的-9.8%回升至-4.6%,主要反映油价3月份环比反弹的效果。
与固定资产投资和产能过剩相关行业,如钢铁、有色、煤炭开采等产品价格环比跌幅居前。 预计一季度GDP平减指数大概率为负。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虽有所企稳,但国内终端需求仍弱,CPI下行压力仍存。实际利率仍有上行风险,货币政策将更加坚定地加大放松力度。
华宝信托宏观分析师聂文表示,从整个CPI来看,环比下降0.5%,跟正常年份差不多,只是略好一点,但还是处在相对较低水准。CPI一直在1-1.5%之间波动说明整个需求面还是相当疲弱。
PPI略好于预期,是因为3月份是整个新开工的季节。但从大的方向来看,工业品持续通缩对整个工业企业利润还是有比较大的压力。 政策角度来看,虽然货币利率本周下调比较多,但债券市场中长期利率近期没有降反而有所升,这与国务院降低融资成本的要求不符。从稳定经济增长角度,近期还是需要进一步放松政策。预计二季度会有降息一次,降准两次。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指出,3月CPI持平于前值,PPI较前值略有改善,总体来看通缩压力没有进一步恶化,但也没有明显改善,目前的价格指数依然位于谷底,表明经济疲弱需求不足的局面没有改观,继续出台稳增长政策和放松货币政策值得仍有必要,值得期待。
CPI中分项指数格局变化不大,食品依然保持较高涨幅,是推动CPI高于预期的主要因素,服务项目在春节过后出现回落,交通通信继续受到油价低迷的影响,居住类价格低位徘徊,值得注意的是,衣着类价格持续走高,且有加速上扬势头,应与劳动力紧缺带来的价格上涨有关。
海通证券宏观团队姜超、顾潇啸表示,3月CPI稳定在1.4%,食品和非食品价格均保持稳定;4月以来猪价出现反弹,但菜价仍在回落,预测4月食品价格环降0.8%,4月CPI稳定在1.5%。
3月PPI同比降幅缩窄至4.6%,PPI环比跌幅缩窄至-0.1%,源于3月油气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月以来煤价、钢价下跌,但油价上涨,预测4月PPI有望继续小幅回升至-4.5%。
3月以来经济低位企稳,通缩短期缓解,但持续性依然存疑。周小川在博鳌论坛表示对通缩风险保持警惕,目前处于观察期,未来宽松政策仍值得期待。
澳新银行中国经济师周浩表示,数据基本符合预期,没有什么大的意外。市场可能比较关心的还是PPI,跌幅稍微收窄一点。但整体来看,通胀下行压力并没有明显缓解,通缩风险还是存在。
中国宽松的货币政策周期还是在展开,没有大的变化。CPI还是比较差,在1.5%以下。维持二季度降准降息各一次,三季度降准一次。 另外,要关注近期电价下调对PPI的影响,PPI短期内还是会有下行压力。
华创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屈庆表示,CPI和PPI双双高于市场预期,这可能说明通胀底部已经过去,后期需要关注CPI在猪肉价格持续反弹的带动下会不会继续上行;PPI是经济指标,若能改善,说明对于工业品的需求在改善,而且我们看到油价也在逐渐企稳,目前的油价比年初的判断更为乐观。
此外后面一带一路战略会消耗大量过剩产能,所以PPI的反弹空间可能会更大。 油价有反弹可能,这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市场的预期,之前市场是通缩预期,现在价格都开始反弹,通缩预期会缓和,而这也将使政策上的边际放松预期有下降可能。
华融证券宏观分析师郝大明表示, PPI跌幅缩窄主要还是受油气价格回升影响,并非需求面的好转。我们认为上半年CPI同比涨幅还是在1.5%之下,1-1.5%之间,PPI跌幅在4%以上。通缩压力还是比较大。政策方面二季度至少还有一次降息和降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