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联储本周二至周三(3月17-18日)即将举行货币政策会议,以及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为负增长,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指出,什么因素会驱使美联储去掉在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时保持“耐心”这一措辞?

关于本周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结果的悬念始终环绕着。荷兰合作银行联储观察员马瑞(Philip Marey)目前仍然坚持呼吁美联储直到第四季度再加息,不过他也承认,如果数据保持坚挺,也有可能在第三季度加息的风险。
然而,昨日(3月16日)美国经济数据变小再度回落,房屋市场指数(NAHB housing index)连续第三次下跌至53;制造业指数月同比下降0.2%,修正后相比前三个月有所下降;产能利用率(Capacity Utilization)下降至78.9%,为2014年2月来最低;同样零售销售(Retail Sales)业有所下降;除国防与飞机之外的资本货物订单过去的五个月中有四个月下降,工厂订单连续五个月下降。
假如早知道消费者物价指数会是这样(年同比负增长)以及核心生产者物价指数(core PPI)(环比增长1.0%),关键的问题在于,除了强大的就业之外,什么将驱动联储去掉“耐心”一词?这真的是单一的一连串数据的焦点吗?美联储加息的意愿,是否反映出其迫切希望促使经济危机前的旧有“常态”的回归?或者还是先提前释放政策宽松空间,为应对下一次的经济危机重新准备好宽松政策的“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