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周三(3月4日)报道,多位消息人士今日透露,中国央行(PBOC)近期发文下调地方分支机构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隔夜利率由去年的5%降为4.5%,七天利率则由7%降为5.5%;同时与去年相比,14天期限品种未现身,只保留隔夜和七天品种。路透称目前暂未能联络到中国央行有关人士对上述消息予以置评。
消息人士并称,此次央行新增地方分支机构SLF操作限额2200亿元人民币,增加后全国总限额为3400亿元。此次央行文件落款日期为春节前,不过相关机构多是于近日陆续收到文件。

对此分析人士认为,结合春节过后央行再度降息,降低融资成本仍是央行的重要政策考量,彰显其防范利率波动同时保持适度宽松基调;而长期来看,降低资金成本仍任重道远。
对于增加SLF操作限额,华北一银行交易员认为,SLF仅为救急防范钱荒的工具而已,并不能高估其效果;不能指望SLF能让资金面宽松下来,其仍仅为针对中小机构的流动性调节工具,而大行则是通过SLO来投放。
消息人士指出,中国央行明确,对符合宏观审慎要求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隔夜、七天利率分别为4.5%和5.5%;如果不符合要求,则分别在上述利率基础上加100个基点,即隔夜及七天利率分别为5.5%、6.5%。
另一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称,也不排除变相花样放水的可能。
相关背景
春节假期刚结束不足一周,中国央行即宣布年内首次降息,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逼近十年来最低水平。时隔三个月货币政策再次发力,彰显中国经济下行和通缩风险上升压力下监管层稳增长的决心,不过效果如何仍须观察。
另据央行日前公告,今年1月共进行了1800亿元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操作,向市场投放流动性,较去年12月8550亿元的规模大幅萎缩。央行去年1月宣布开展地方金融机构SLF操作试点,批准的试点额度总计1200亿元;SLF期限分为隔夜、七天和14天三个档次。
去年春节前,隔夜、七天和14天三个档次利率暂定为5%、7%和8%,若拆借和回购利率达到或突破上述利率水平时,央行分支机构要按此利率向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
央行今年2月则表示,在前期10省(市)分支机构试行SLF形成可复制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全国推广分支机构常备借贷便利,以完善中央银行对中小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的渠道,应对春节前的流动性季节性波动。
中国央行于2013年初创设了SLF。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长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创设之初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常备借贷便利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