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联邦统计局周五(1月16日)确认该国1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终值月率持平,年率升0.2%创逾五年最低水准,与初步数据一致。该数据显示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通胀率仍处于低位,表明欧元区仍将面临超低通胀、甚至是陷入通缩的风险,连同昨日瑞士央行(SNB)意外取消欧元兑瑞郎1.20汇率下限的决定,加大欧洲央行(ECB)在1月22日货币政策会议上启动QE的预期。
终值数据显示,德国12月CPI年率升幅续降至0.2%,符合初值数据;CPI月率仍持平,亦符合初值表现。

(德国CPI年率图表)
联邦统计局并公布,德国12月调和CPI终值月率和年率升幅均为0.1%,均与11月底时公布的初步数据相符。
能源再次成为CPI分项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按名义计算,能源价格年率大降6.6%。德国作为欧元区最大经济体,该国疲软通胀数据意味着,若欧元区其它成员国不通过降价和降薪的方式,就难以与该国竞争。因此,德国疲软的通胀数据恐带动欧洲陷入通缩困境。这将给欧洲央行带来挑战,市场对ECB在1月22日会议上启动QE的预期已经持续发酵。
昨日在瑞士央行意外取消瑞郎汇率上限后,投资者已经押注此政策举动意味着,几乎可以肯定欧洲央行将会在下周推出大规模购债计划。
欧元区通胀终值数据将于北京时间今日稍后18:00公布,料确认通胀率逾五年来首现负值,反映出能源价格大跌对欧元区通胀率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