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财经APP讯——
中国经济似乎在2014年走到了十字路口,对于一些制造企业而言就更是如此。一方面,这些企业倍受需求疲软和竞争加剧的折磨,另一方面,国民对于环境污染忍耐力的进一步下降,也使得许多工厂在国内成为了不受欢迎的角色,这迫使企业开始改变经营战略。
在国内产能明显过剩,且经济结构开始逐步向服务业转型的背景下,过去长达三十年的“中国制造”时代可能会在不久后画上句号。国内劳动力成本的逐渐高企,和环保相关法规的渐趋严苛,也使得以往以榨取廉价劳动力并污染环境为代价的粗放经济模式难以为继。此前,为了给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让路,北京周围的河北省的钢铁企业就在2014年秋季陷入了相当长时间的政策性停产。而钢铁厂云集的河北省,也正是中国污染最严重的省份之一。
在此状况下,河北钢铁公司已经宣布,将会把500万吨的钢铁年产能(占其当前总产能11%)向海外转移至南非的一处生产设施,而这仅仅是中国制造业企业新一步“走出去”战略的一大缩影。该公司向南非转移的产能相当于南非本国在2014年度钢铁总产能的近三分之二,同时也相当于整个非洲钢铁产能的三分之一。而中国开始不满足于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而是开始向全球输出过剩资本产能,这似乎意味着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除了钢铁之外,其他受到国内经济转型调控影响的产业,如果水泥和玻璃等,也会逐步开始向海外转移。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在于中国本土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渐趋饱和,房地产的降温也使得其上游产业另寻出路,另一方面,全球其他发展中经济体急需基础建设投资的状况,也令中国企业有了“走出去”的机会。
对于追求长期盈利目标的企业而言,走向国际市场似乎是唯一的选项,而虽然中国政府从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鼓励企业“走出去”,但在中国经济羽翼已丰的当下,走出去才逐渐脱离了口头上的口号成为了现实中的选择。与以往把“走出去”作为长期发展备选项不同的状况是,这一战略在眼下更多是中国企业为了实现自救而被迫采取的选择。
就在2014年的最后一天,中国国务院宣布,将继续支持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并将予以其更多的融资援助。按国务院文件的精神,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将分成两步,首先,将确保龙头企业获得充分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通过在资源、市场和廉价劳动力供应地就近设厂的做法来提高资本回报率,同时扩大本国的经济与政治影响。这标志着2015年或成为中国企业大规模海外投资的第一个重要年头。
而“走出去”战略是否能够成为带动中国经济顺利转型的动力来源之一,目前尚无法下定论。虽然,这一进程本来就不会是一帆风顺,但无论如何,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都已经显示中国经济在全世界已经成为了一股益发不可忽视的力量。
中国制造开始华丽转身,2015年或成“走出去”元年
美城
2015-01-02 17:03
来源:【转载】
本文共604字 | 预计阅读: 3分钟
汇通财经讯——中国企业在2014年倍受需求疲软和竞争加剧的折磨,同时国民对于环境污染忍耐力的进一步下降,这迫使企业开始改变经营战略。中国开始不满足于扮演“世界工厂”的角色,而是开始向全球输出过剩资本产能,这似乎意味着一个新纪元的开始。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财经无关。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下载汇通财经APP,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