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发现,高频交易正在重要时刻吸干市场流动性,且对美债市场流动性产生影响。

据外媒周二(12月16日)报道,加拿大央行的一项工作文件,对多个特殊时刻的高频交易活动进行了监测,这里的特殊时刻指宣布诸如失业率、CPI数据、初请失业金人数等经济活动时。该监测结果发现,高频交易对美国国债市场产生影响。该样本数据来源于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的五年时间。
该文件发现,在宣布经济事件后,高频交易活动增加,且研究还发现,高频交易对流动性有负面影响。
此外,在经济事件宣布后,高频交易降低了深度,也即大额订单仍在持续但未影响证券价格。
该研究还称,高频交易一方面改善了价格有效性,另一方面,公共信息冲击的放大抵消了价格有效性的改善。
该研究的参与者包括来自华盛顿州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及香港城市大学的教授们。
在2010年的“闪崩”浪潮及今年稍早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所著的抨击高频交易的畅销新书《快闪小子》(Flash Boys)出版后,高频交易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审查。
美债是全球公认的第一大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