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机构布朗兄弟哈里曼(BBH)分析师表示,长期以来最受关注并最可能引起金融市场剧烈波动的,非美国每月初发布非农就业报告莫属。因而,周五(12月5日)稍后发布的美国11月非农就业报告也会引起市场各界的格外重视。
在美国所有的经济数据中,经济学家在预测每月的非农数据上都存在着较大难度。许多人找到工作,同时也有许多人失业,没有一个可靠的数据来源。另一个数据波动性的原因是,政策对劳动力市场的敏感,尤其是投资者此前一度预计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前景会基于就业人数增速状况做出调整。
但BBH认为,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如今,美联储已渐渐不再参考失业率,而是偏向更广泛的指标,其中就包括月度就业报告。失业率数据本身已维持稳定,尽管在GDP所衡量的关键经济部门中还存在波动性。

考虑到过去3个月非农就业人口的平均水平在22.4万人次,过去6个月为23.5万,过去一年22万人次,而过去两年的均值则只有21万人次,三年均值只有20万。可见就业人口在逐季递增,而最后一季度则有所下降。
2013年三季度,非农就业人口增长53.1万人次,经济增长为4.5%。2014年二季度,非农就业人口增长80万人次,经济增长4.6%。2014年一季度,非农就业增长57万,经济却下滑了2.1%。综上所述,参考美国的非农就业人数,10月的三个月均值(三季度)22.4万人,是自3月以来的最低值,比6月时三个月均值(二季度)的峰值26.7万人要低,美国如今的经济发展速度将有可能比2014年二季度或三季度时要慢。
如此可见,通过非农就业人口的季度均值可对该季度的经济发展有所前瞻,而反过来则不然。尽管经济增长所仰赖的是工作时长和工作效率,在季度基础上,新工作产生数量的净值对于预测GDP也并无帮助。
就失业率而言,除了它的稳定性已让决策者失去参考的兴趣,对于薪资水平也无任何参考性。
与直觉相反的是,薪资水平和失业率之间并无相关性。在薪资高于中值水平的职工更容易找到工作,且似乎更容易跳槽。因此,他们的薪资讨价能力及薪资水平高低,对于劳动力市场的变化敏感度更低。薪资水平较低的职工跳槽的可能性和找到工作的可能性也更低。他们的机会更少,因此更没有讨价的权力。
经济学家发现,工资分配与失业率的相关性也较低,自从金融危机有所回缓后更是如此。因此在福利和平均工资的变动上寻找失业率的线索是个误区。 在如此背景下,美联储此前已经抛弃了使用失业率指标指引政策前景的做法。
在此基础上,只要不出现重大意外,该机构预计当前驱动金融市场走势的核心动力,即美国和其它高收入国家之间的经济增速与货币政策落差,将在此后继续延续下去。美联储领导也继续表明,明年中期升息的预期仍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