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财经APP讯——
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魏尚进认为,汇率市场化改革有助避免产生实际汇率持续高估的风险,其目的既非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也非获得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
他日前在北京举行的金融街论坛上表示,二战以来的发展中国家历史表明,实际汇率在多数情况下失衡的方向是高估,而非低估。实际汇率高估往往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增长表现、金融稳定非常负面的因素。
魏尚进说,“汇率市场化的改革非常重要,主要的目的是防止实际汇率出现高估的情况。今天的中国可能还没有,但是如果不注意的话,很可能不出10年会出现这样的风险。”
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显示,9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环比续升2.27%至115.99,创出历史新高,且增速创下自2010年5月以来的逾四年新高。
但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在同一场合表示,下一步金融改革的重点包括稳步推进汇率的市场化,做好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管理,以使得市场机制、汇率和利率更加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他说,“我们希望达到的理想境界就是国际收支大体平衡。”
数据显示,中国今年三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较二季度大幅扩大,与同期经常项目顺差规模不相上下,显示中国国际收支更趋向平衡的方向。
与趋于平衡的国际收支相对应的是,人民币汇率在三季度的波动幅度亦有所上升。今年三季度,人民币即期汇率最高触及6.1252元,最低报6.2171元,波峰相对波谷的升值幅度为1.5%,相较二季度1.32%的波幅有所扩大。
魏尚进分析指出,国际收支平衡与否,由一个国家的总储蓄和总投资情况决定,进而又由一系列的结构性因素决定。如果要通过实行名义汇率制度、通过干预实际汇率强制令国际收支平衡,反而可能对经济造成伤害。
他以日本和瑞士为例指出,“名义汇率制度对于一个国家的经常帐户作用不是很大,有很多国家过去一二十年基本都是浮动汇率,但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经常帐户的平衡。”
魏尚进并指出,汇率市场化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获得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对于多半发展中国家而言,“三元悖论”通常的政策解释并不成立。经验表明,即使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如果没有资本管制,浮动汇率制度并不会带来自主的货币政策。
专家:汇率市场化改革有助避免实际汇率持续高估
汇通财经讯——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魏尚进认为,汇率市场化改革有助避免产生实际汇率持续高估的风险,其目的既非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也非获得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财经无关。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0
行情
欧元美元 | 1.1130 | 0.0044 | 0.4% |
英镑美元 | 1.3240 | 0.0065 | 0.49% |
美元指数 | 101.40 | -0.40 | -0.39% |
美元人民币 | 7.20 | 0.00 | -0.01% |
美元日元 | 147.86 | -0.60 | -0.41% |
点击排行 48小时
- 黄金交易提醒:中美贸易会谈取得实质进展,金价跳水近60美元,本周还迎美国CPI考验
- 90天关税暂停:中美首轮谈判发布联合声明,市场反应强烈
- 5月12日财经早餐:贸易谈判传来利好消息,金价下跌,美油多头方向明显
- 黄金交易提醒:金价暴跌近3%!中美关税"休战"引爆市场,抄底时机到了吗?
- 5月13日财经早餐:贸易紧张缓和打压金价,美国发布新一轮伊朗相关制裁,油价创两周高点
- 美国商务部长称将在可预见的未来落实10%的基准关税
- 黄金跌势不止,市场情绪大变:3200美元成关键战场
- 印巴停火协议再起波澜,印度军方强硬警告!停火能持续多久?
- 黄金多头“绝地反击”!中美关税突降造就“抄底”机会?市场聚焦美国CPI
- 黄金分析:风险情绪转变,美元飙升、关税担忧消退,黄金测试重要回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