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财经APP讯——
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魏尚进认为,汇率市场化改革有助避免产生实际汇率持续高估的风险,其目的既非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也非获得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
他日前在北京举行的金融街论坛上表示,二战以来的发展中国家历史表明,实际汇率在多数情况下失衡的方向是高估,而非低估。实际汇率高估往往是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增长表现、金融稳定非常负面的因素。
魏尚进说,“汇率市场化的改革非常重要,主要的目的是防止实际汇率出现高估的情况。今天的中国可能还没有,但是如果不注意的话,很可能不出10年会出现这样的风险。”
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显示,9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环比续升2.27%至115.99,创出历史新高,且增速创下自2010年5月以来的逾四年新高。
但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在同一场合表示,下一步金融改革的重点包括稳步推进汇率的市场化,做好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管理,以使得市场机制、汇率和利率更加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他说,“我们希望达到的理想境界就是国际收支大体平衡。”
数据显示,中国今年三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较二季度大幅扩大,与同期经常项目顺差规模不相上下,显示中国国际收支更趋向平衡的方向。
与趋于平衡的国际收支相对应的是,人民币汇率在三季度的波动幅度亦有所上升。今年三季度,人民币即期汇率最高触及6.1252元,最低报6.2171元,波峰相对波谷的升值幅度为1.5%,相较二季度1.32%的波幅有所扩大。
魏尚进分析指出,国际收支平衡与否,由一个国家的总储蓄和总投资情况决定,进而又由一系列的结构性因素决定。如果要通过实行名义汇率制度、通过干预实际汇率强制令国际收支平衡,反而可能对经济造成伤害。
他以日本和瑞士为例指出,“名义汇率制度对于一个国家的经常帐户作用不是很大,有很多国家过去一二十年基本都是浮动汇率,但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经常帐户的平衡。”
魏尚进并指出,汇率市场化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获得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对于多半发展中国家而言,“三元悖论”通常的政策解释并不成立。经验表明,即使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如果没有资本管制,浮动汇率制度并不会带来自主的货币政策。
专家:汇率市场化改革有助避免实际汇率持续高估
潇湘
2014-10-31 16:44
来源:【原创】
本文共441字 | 预计阅读: 2分钟
汇通财经讯——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魏尚进认为,汇率市场化改革有助避免产生实际汇率持续高估的风险,其目的既非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也非获得独立自主的货币政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财经无关。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下载汇通财经APP,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