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线是判断趋势较为古老的交易指标。在均线中,看似简单的收盘价叠加,却暗含着统计学的原理。例如,当多数收盘价较高的时候,均线也会跟随走高,此时就表示有趋势;反之,如果均线走平则表示无趋势。但是这只是对于长周期均线而言,而短周期均线则紧跟K线收盘,似乎没有什么提示作用。
后来人们根据葛兰碧法则,衍生出了快慢周期均线,进而发现如果快慢均线出现金叉是做多信号,出现死叉则是做空信号。
不过,今天我则要为大家介绍另外一种新的思路。
在介绍新思路之前,我们先介绍一种思维:我个人把它称为"阈值思维"。用哲学的观点描述,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思维。举一个浅显的例子,一个人考试60分是及格,59分是不及格,但值得注意的是,分数为59分和60分的人,对该卷子的知识掌握水平,倒也没有本质区别。但是,为什么还要人为地设置这么一个分界点用于区别"及格"和"不及格"呢?
其实,这里就是用的"阈值思维"。总的来说,"及格"与"不及格"这两个相反的概念中间其实没有明显的分界点。而分界点的选择就是一个趋向的问题。
可以这么认为,一个学生考试不高于60分,就很难说趋向于好!所以60分作为及格和不及格的分水岭,而其实一个59分的学生和1个5分的学生比较起来,还是显得很博学的。所以差等于不及格,但是不及格不等于差。
这里,中间领域的假定,40分到60分之间是一个阈值区间,低于40分的学生可谓是差,高于60分是及格,而40分到60分区间的学生可上可下,因而称作无效区间。
拿均线来说,245周期的均线是表示足够长时间收盘关系,是描述趋势的。而30周期是表示足够短时间收盘关系,不表示趋势,是追踪短期震荡的节奏。那么,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趋势和节奏这样关系是否很多?
节奏体现趋势,每一个节奏都是一个完整的小趋势。不过节奏却是时而符合大趋势,时而违背大趋势的,这种特点就成就了行情。
我们来看下一下均线。图中均线周期依次为:60日,150日,200日,245日。

如图,在伦铜4小时周期线上,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一个震荡向上的趋势和两个比较大的黄线节奏。在趋势形成的阶段。均线呈现方向均线拐头的状态。
再看看铝的近期走势。

我发现如下特点:同种超过150周期的均线指引方向概率很高。(以此为蓝本编写的跟踪趋势的带更是多如牛毛)。
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我们可以看出,当白色的方向均线和黄色的节奏均线出现交叉时候,居然是短线抛空点,尽管是我们熟悉的金叉结构!
再看看镍,也是如此。

那么,死叉结构呢?

这里嵌套两个结构,方向均线上行,但是节奏均线死叉。成为阶段性低位的买点。而白色均线方向指向上方时候,金叉则成为继续上行的信号。
镍也如此。
结合上述案例的分析,我们不妨来总结一下:
第一,长周期均线提示方向上的时候,一旦短周期均线出现死叉,这些长周期均线往往都是短线最理想的买点。
第二,长周期均线提示方向下的时候,一旦短周期均线出现金叉,这些长周期均线往往都是短线最理想的卖点。
第三,长周期均线提示方向上的时候,一旦短周期均线出现金叉,这些长周期均线往往都是短线加速的买点。
第四,长周期均线提示方向下的时候,一旦短周期均线出现死叉,这些长周期均线往往都是短线加速的卖点。
从我们的总结中,大家不难发现,在交易中,金叉和死叉的应用,并非简单的做多是金叉,做空是死叉,要将方向也考虑进来。
为什么呢?因为方向和节奏是两回事。
一个下跌的周期也不是一直跌没反弹的,同样一个上涨周期也不是一直涨没回调的。回调节奏是否是短周期节奏,这点是可以识别的。而趋势型均线基本不受影响,在长周期均线呈现方向的时候短周期均线提示了买入点。这里有两个注意事项:长周期均线必须有方向,如果长周期均线方向散乱,彼此交叉则规律就不好用。
另外不同的品种,趋势周期是不同的,比如刚才节奏均线的中60周期均线在铜的4小时周期就比较好。镍可能就差一些。而方向均线也是如此,越活跃的品种可能方向均线要求越短。而相比而言,铜这样品种则要求均线系统周期超过200以上,镍则在150即可。
以下罗列一些均线系统参数:

在今年大周期中,以上参数相对有效。
说了这么多参数和指标,透析一下这种方式的原理:核心就是敏感性差异。节奏均线敏感度高,而方向均线敏感度低。对短期方向反应迟钝。短期反应敏感的均线较大分歧后,短期服从长期。
推而广之:参数周期性的指标都是存在敏感性的问题,但是参数周期如KD在方向上很难和均线嵌套。其实,长周期均线某种意义上就已经包含周期指标,比如4小时的240均线就是日线60日线,所以均线图可以直观地跨周期显示特例。KD指标4小时的和日线的KD就很难统计,容易造成统计缺失。
其他相关指标也是如此。事实证明,所有周期性指标都缺乏一个预测功能。所谓的预测则都是条件固定的假设推论,而非因地制宜的灵活决策。事实上,所谓的"强预测"也是条件选的好、阶段性表现出色而已。
而且,去年白银周期表现好的节奏均线,今年也变化了。因此我们应该时常更新校对自己的这一类敏感性差异指标。相对的,空间指标就没有这些问题了,不过很难找起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