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
-
推荐要闻
欧洲正遭受天然气船卸货难,运费增加恐推升气价!
由于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和冬季前天然气供应的减少,美国向欧洲出口的液化天然气增加了,但由于欧洲基础设施无法处理增加的液化天然气出货量,等待在港口卸货的液化天然气船越来越多。Lipow Oil Associates总裁Andrew Lipow表示:“液化天然气油轮的浪潮已经超过了欧洲再气化设施及时卸载货物的能力。”
2022-10-25 13:57 来源:欧洲正遭受天然气船卸货难,运费增加恐推升气价!
-
全球气候变化风险加剧 能源与粮食安全何去何从
在全球气候变化风险愈发加剧的当下,全球能源以及粮食安全问题更加凸显。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表示,各国政府需要确保能源安全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相一致。在努力通过财政支持、供应多样化和降低能源消耗来确保短期能源安全和可负担性的同时,应采取更强有力的政策措施,以加强对清洁技术和能源效率的投资。
2022-10-25 13:55 来源:全球气候变化风险加剧 能源与粮食安全何去何从 -
天然气价格有支撑!欧洲疯狂购买天然气,运输船面临短缺和拥堵难题
随着欧洲对液化天然气需求的飙升,LNG运输船的费率正在飙升。因为贸易商将运输船用作浮动存储设施,运输车的价格也在飙升。
2022-10-24 14:57 来源:天然气价格有支撑!欧洲疯狂购买天然气,运输船面临短缺和拥堵难题 -
CFTC商品持仓解读:投机者转向看空黄金,美元净多头再回百亿上方(截至10月18日当周)
汇通网CFTC持仓数据:截至10月18日当周,投机者转而持有COMEX黄金净空头头寸20633手合约,较上周净多头的1290手合约减少21923手。美元净多头头寸从之前一周的93.3亿美元增至102.1亿美元。
2022-10-22 05:13 来源:CFTC商品持仓解读 -
“天然气大庆” 呼之欲出
近年来,我国陆上、海上常规油气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均有突破。其中,非常规油气具有资源潜力和勘探开发前景,实现规模效益开发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022-10-21 17:11 来源:“天然气大庆” 呼之欲出 -
天然气价格仍可能反弹!欧洲虽填满储气库,若迎寒冬能源安全仍面临挑战
欧盟天然气储存几乎满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对短缺的担忧。随着冬天的到来,欧洲大陆的能源安全仍面临挑战,这些挑战将持续到2023年冬天。
2022-10-21 15:12 来源:天然气价格仍可能反弹!欧洲虽填满储气库,若迎寒冬能源安全仍面临挑战 -
日元走软情况下日本进口额激增,引发通胀担忧
日本财务省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9月份进口额连续第五个月增长超过40%,创历史新高,原因是日元贬值加剧了本已高昂的燃料进口成本。持续的赤字将恶化日本的贸易条件,导致国内收入向海外转移,削弱日本的购买力。日元的过度疲软一度因提高出口竞争力而受到欢迎,但现在人们认为,由于进口燃料和食品的价格已经很高,这正在伤害家庭和零售商。
2022-10-20 13:11 来源:日元走软情况下日本进口额激增,引发通胀担忧 -
天然气价格下滑欧洲仍不敢掉以轻心,若迎寒冬气价恐飙升!
欧洲国家已经采取了大部分可行的措施来填充储气装置。截至10月17日,欧盟天然气储存量达到92.37%。天气是天然气存储消耗速度的决定因素,所以欧洲最好的希望是祈祷温和的冬天。
2022-10-19 13:14 来源:天然气价格下滑欧洲仍不敢掉以轻心,若迎寒冬气价恐飙升!
【免责声明】本栏目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财经无关。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行情
欧元美元 | 1.1330 | -0.0056 | -0.49% |
英镑美元 | 1.3505 | -0.0057 | -0.42% |
美元指数 | 99.57 | 0.59 | 0.6% |
美元人民币 | 7.20 | 0.01 | 0.13% |
美元日元 | 144.38 | 1.54 | 1.08% |
- 黄金交易提醒:特朗普“反复无常”,八成分析师看涨,本周关注会议纪要和PCE数据
- 黄金交易提醒:特朗普“不消停”,考虑对莫斯科实施新制裁,金价或延续涨势
- 5月26日财经早餐:特朗普再次发出关税威胁,金价创下六周以来的最佳表现,美元跌创一个月新低
- 避险Buff失效?黄金突跌12美元,多头为何仍握有“赛点”?
- 特朗普“变脸”黄金应声下跌,分析师警告:黄金长期仍看涨
- 5月27日财经早餐:特朗普推迟欧盟关税后美元下跌,俄乌局势仍给金价提供支撑
- 技术分析:预计现货黄金价将跌向3284美元
- 技术分析:现货黄金价预计将跌向3284美元
- 随着美国债务增长失控,黄金是一种值得拥有的投资
- 金价突然暴跌!3300美元防线一度失守,三大"元凶"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