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缘战略分析:稳定求发展才是王道

珊瑚 2016-01-11 10:41 来源:【原创】
本文共2082字  |  预计阅读: 7分钟
汇通财经讯——中国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决定了中国要选择合适的国家战略。那就是中央政府必须保证对于新疆和西藏的控制、防止地区主义抬头以及打破美国的海洋封锁。而实行这些战略,保持内部稳定是第一位。
汇通财经APP讯——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上周中国股票市场的两次熔断暂停交易说明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中国市场持续性的脆弱;第二件事情是经济紊乱有政治含义,中国国内和外交政策都是如此,这又会反过来影响中国的经济表现。因此理解中国的国家战略至关重要。

中国已经被认为是日益咄咄逼人、准备挑战美国霸权的国家。与此同时,除去较小规模的进军中国南海和东海,中国一直避免被卷入欧亚大陆其他地区的争端之中。中国的外界印象和实际行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为了理解中国的实际国家战略,借助以下的五副地图大有帮助。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首先要定义到底何谓中国。首先,地图上可以看到一副中国的样子,但是还存在着一个汉人居住的中国,汉民族是中国主要的民族。中国地图和民族地图看起来非常不一样。

“汉中国”在中国内实际上是被其他所谓“国家”所包围的。四个最主要的是在西南方的西藏、西北的新疆、北部的内蒙古以及东北的满洲。
前三个地区是被北京认可的自治区,满洲则是由东北三省组成的更大一片区域。显而易见的是,蒙古人居住在汉族区,汉族人也会住在内蒙古。没有一个地区是只有单一民族,但是这四个地区,部分排除满洲的话,都不是汉族占据主导地位的地区。我们印象当中的中国,只有一半是居住汉民族。

这四个地区对于中国来说是缓冲区,为击退侵略者提供了战略纵深。这四个,同一时间或者不同时期,坚持声称代表中国,西藏和新疆目前仍是如此。新疆主要被穆斯林占据,并且这一地区叛乱和恐怖活动一直很活跃。西藏就没那么积极了,但也反对中国的统治。内蒙古和满洲目前比较满意。这些地区的情绪多变,但是中国必须始终确保控制。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并非偶然,当转向降雨格局之后相似的地形就会出现在眼前。要保持农业经济稳定的话,每年15英寸的降雨量是必须的。这个标准,称为15英寸等降雨量线。在地图中,同中国地区的人口密度一起被标注出来。

15英寸等降雨量线东边是汉中国和满洲,而汉民族的缓冲区西部和北部都是人烟稀少的地区。所以汉民族能够主宰那些缓冲区是因为它人口具有相对优势。但是这并也意味着,中国总14亿人口,挤在比常规地图显示的更为狭小的区域内,并且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部分邻居更为遥远。但此时此刻,降雨量线粗略的定义了我们所认为的所认为的中国的极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另一幅图表现的是不同省份的人均收入情况。这显示了在中国15英寸等降雨量线东边存在潜在的分歧。首先,汉中国和其他地方的经济差距是非常惊人的。西部缓冲区的人均收入要比中国其他地区的人均收入要低上30%到50%。在平均线以上的地区——甚至一些地区要100%高于平均水平——基本都是中国的沿海省份。汉中国的内陆地区经济水平并不像西部缓冲区那样糟糕,但也比沿海省份要差。从经济上讲,只有沿海省份经济水平要高于均线,其他地方都要低于这个水平。

然而,人均收入并不能衡量经济福利,因为它不能说明财富分配的任何情况。更好的衡量标准是家庭收入。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超过6.5亿的中国家庭市民每天收入少于4美元。而这其中有一半每天收入低于3.1美元,或者说每年收入1000美元左右。

仅仅只是这样还没有抓到事实真相。很显然,由于沿海地区更为富裕,大部分的民众还是居住在偏离沿海地区的地方。换而言之,中国大部分财富集中在离海岸线200英里的地方。汉中国往西的500—1000公里还是处于第三世界的贫穷当中。大部分西方人认为的中国只是少数沿海省份,其实中国是涂有繁荣的外表而实际上是相当贫穷的国家。

或许已经可以发现一些事实了。接下来把目光转向另外一幅地图,就是围绕中国的地形地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中国的南部边境包括西部的喜马拉雅山和东部秋林丛生的国家。在喜马拉雅地区开展军事活动是非常不现实的,所以用对话的方式解决中国和印度之间的纷争是唯一途径,两国也都没有打算使用武力。相似的来说,正如美国和英国发现了,在东南亚山地丛林中开展军事活动是一场噩梦。中国不能在南部侵略任何国家,同样的也不能被其他国家侵略。南中国才是被真正的长城保护着。

对北方来说,中国接壤西伯利亚。在西伯利亚的远东端,则有可能爆发战争。但是没有一个国家发动或者尝试发动战争,包括入侵西伯利亚,或者说从西伯利亚入侵中国。因此,除了从太平洋海岸入侵,中国可以说是安全的。

时常有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军事活动的谈论。首先,这只能通过西藏和新疆的敌对领土发生。主要的军事力量和供给要从千里之外的汉中国工业区运到中国的边境线上。运输线将穿过沙漠和山脉。如果要入侵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将穿过至少七百公里的山脉和周围的沙漠草原。在这些地方战斗同征服喜马拉雅山一样不可能。

实际上,中国在欧亚大陆上是一个岛。它能转移金钱和一些技术,但不能转移大规模的现代军队。因此,中国对于周边国家来说不是威胁,它们同样也不是中国的威胁。中国如果丧失了对西藏和新疆的控制,那么中国的边境线将大幅东移,“汉中国”的纵深将消失,中国就将面临着战略危机。所以要制止这种危机出现,就要镇压西藏和新疆的任何独立运动。

当前紧急的任务是保证沿海地区和汉中国内部地区之间的矛盾不要激化,对外出口减少使得沿海地区承受相当的压力。但由于内陆地区的收入水平限制,沿海地区的商品无法在内陆地区打开市场。

这对中国来说不是个新问题。在19世纪,中国就长期闭关锁国。鸦片战争之后,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就更多的融入到世界经济里面去,这导致了地方主义和军阀的出现。毛泽东在建立新中国之后也曾断绝与外界的联系,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重新打开国门,并确保此次沿海和内陆的裂痕不会扩大化。

这种裂痕在逐步扩大,但政治后果还没有表现出来,中国共产党的策略是压制任何的反对声音并且大规模的清洗经济主导权。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中国的核心战略在内部。它只有一个外部战略利益,那就是东部地区的海域。

中国在全球贸易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海洋利益。但问题是海中航线目前并不受中国控制,而是在美国手中。并且中国在南海上,同一些东南亚国家还存在领土纠纷。美国如果愿意的话,就可以从海上封锁中国。为打破这种被动局面,中国也积极的寻求应对之策。

应对策略之一是在亚洲其他地方建立海军基地,但是在美国的封锁下,这样做几乎毫无用处。另一个方法就是建立能媲美美国一样强大的海军,但是目前还存在着两大困难。一是中国的军费大部分用于内陆地区,而发展海军较为昂贵;另一个是中国海军基础较为薄弱,要发展起来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中国的权宜之计只能是发展大规模的反舰导弹,但问题是美国可以摧毁这些导弹。中国必须在航空、海洋方面保持一定优势以及控制一些岛屿。但核心问题是,中国台湾现在还不在中国的掌控之中。

中国目前还是无法打破这种美国的封锁。中国的策略是韬光养晦、静待时机。中国只在东海和南海举行不引人注意的军事演习,中国正埋头发展以弥补和美国的实力差距,这可能需要一代人的时间。

因此,中国面临着三大战略问题。首先,必须保证对新疆和西藏的控制;其二,必须保持政权稳定,防止地方主义抬头;第三,打破外界对于中国南海和东海的封锁。

中国的地缘政治现实是它是一个孤立的国家,内部分裂也较为严重。内部稳定是所有战略的第一位,国家主席习近平也积极防止内部出现任何动乱的可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汇通财经无关。汇通财经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风险与责任。

下载汇通财经APP,全球资讯一手掌握

0
精选文章

行情

欧元美元 1.0679 -0.0034 -0.32%
英镑美元 1.2636 -0.0049 -0.39%
美元指数 106.01 0.38 0.36%
美元人民币 7.27 0.00 0.05%
美元日元 160.50 0.84 0.52%
现货白银 28.719 -0.160 -0.55%
现货黄金 2,297.74 -21.62 -0.93%
美原油 81.06 0.23 0.28%
澳元美元 0.6654 0.0007 0.11%
美元加元 1.3688 0.0031 0.23%
上证指数 2,972.53 22.53 0.76%
日经225 39,667.07 493.92 1.26%
英国FT 8,221.47 -26.32 -0.32%
德国DAX 18,133.63 -43.99 -0.24%
纳斯达克 17,771.77 54.11 0.31%